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年底银行理财产品预热 预期收益或高涨

2011年11月02日 14:4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快到年底,又是银行聚财的时候,不少专家认为,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理财产品将在这两个月开始升温。而多位银行理财分析师也表示,年底的理财产品收益将比现在有较大幅度上涨,在该时段购买理财产品比较合适,有条件的客户可以调整资金到位时间。

  年底理财产品预热

  与国庆节前夕各家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火爆竞争相比,如今的市场显得异常冷清。近日,一直关注理财产品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市区咨询了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后发现,已经很难找到满意的产品,“上月底的时候,年化收益6%左右的产品一抓一大把,但是现在5%以上的都比较少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收益就下降了1个百分点。”

  但周先生始终相信在最后两个月会有惊喜,“银行还是缺钱,等到了年底,为了达到资产指标要求,肯定还会提高收益吸引资金。”周先生分析,虽然今年以来一直有限制高收益理财产品发行的消息传出,但每到季末监管时段,银行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的积极性依旧高涨,而今年应该也是按照这种惯例进行。

  记者调查中也发现,临近岁末,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正在节节攀升。“尽管收益率没有往年或者年中的产品一样高,但相对而言,月底和年底推出的理财产品如果选择得好,不失是一个赚钱的机会。”银行业内人士透露。

  其实,像周先生一样在年底开始留意理财产品的市民不在少数。甚至一些长期关注股票和黄金的老太太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国庆期间,本报就曾经报道过两位老人轮流排队购买国债的消息,而这对老人,也是购买理财产品的老客户。“两个儿子都是从事跟金融有关的工作,所以我们对这方面也特别留心,觉得退休之后学学理财,不仅可以应付高物价,而且可以动动脑子,不至于‘生锈’。”两位老人称,最近也在咨询银行的理财专家,弄明白一些所谓的“技巧”,不至于到时候吃亏。

  勿受超高收益率蒙蔽

  其实,不少投资者知道年底是投资理财产品的一个机遇,但大多数只是一颗“红心”,缺乏对产品的全面了解。如不少市民就认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越高,则越有价值,收益率往往成为他们选择某种理财产品的衡量因素之一。但理财专家指出,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除了要考虑收益率之外,更应该考量银行管理的理财产品达到预期收益率的情况。

  理财专家指出,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不能单纯从预期收益率来考量,而是要从两方面着眼。一方面是如果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比较保守,如投资于信托贷款、债券的理财产品等,则银行测算的预期收益率就比较准确,这时候投资者可以参考这一指标来购买。

  另一方面,如果投资标的比较激进的银行理财产品,如股票、基金等,这类产品银行主要靠历史行情数据和自身对行情的预测测算预期收益率,而市场行情很可能与银行预测不一致。所以,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有一定差别,甚至差别很大,这时候对投资者的指导意义不大。

  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对于后一种情况来说,投资者更应该考量产品发行人即是银行的管理能力,如果银行过往发行的产品普遍都能实现预期收益率,则说明这家银行在产品选择以及管理上能力较为突出,反之,投资者则应该警惕。

  另外,投资者不要被高收益率蒙蔽了双眼。一银行分析称,理财产品“资金池”投资模式掩盖了理财产品的投资痕迹,为银行拔高产品收益提供了条件。实际上某些超短期理财产品,其号称有6%甚至8%的超高收益率,但并非源自投资收益,而是银行从其他业务收益中转移过来的,其目的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购买,都要先弄清楚产品的相关情况,以及一些不可预测的情况。

  酒类信托产品受追捧

  这边厢,银行理财产品到了年底开始买个红火,那边厢,酒类的信托产品也在升价了。年末来临,近期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也明显提价。有国内专家称,在现货市场上,高端白酒一再涨价,引得高端白酒信托产品收益空间逐渐看涨。

  从2006年起,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多次涨价,而银行开始发行白酒类理财产品,收益也是不断攀升。有媒体统计过,酒类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一般在4%-10%,认购起点不一,从1万元到100万元的都有。

  记者留意过,今年有部分银行就发行过与白酒挂钩的信托理财产品。如工商银行发行的“舍得30年年份酒”收益权信托理财产品,投资金额在5万-100万元之间起购,12个月期限后,投资者可选择拿到白酒或本金,以及最高6.7%的年化收益率。

  而2008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先后发行了君顶红酒、泸州老窖特曲绝版老酒、张裕红酒等多个期酒收益权信托理财产品;国内部分地方商业银行也推出过“白酒”之名的信托理财产品。

  据银行业内人士称,高端白酒一再涨价,是高端白酒信托产品收益看涨的主要原因。在拍卖市场,白酒板块已成为国内投资者越来越看好的板块之一。

  虽然白酒年年涨价,但作为一种投资品或收藏品,业内人士认为,白酒的稀缺性、流通性并不充分,盲目投资风险极大。与国外酒类理财产品相比,国内白酒金融化才刚刚开始,还是要注意风险。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