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监管道路
10月29日,刘明康在银监会作最后工作总结时表示,我们在非典肆虐中克服了今天难以想象的困难,并在较短时间完成(银监会)组建工作,迅速实现对外挂牌履职;在同风险赛跑中革故鼎新,积极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开创银行业监管工作的新局面,有效促进了银行业持续稳健发展。
自2003年银监会成立至今,刘明康在银监会主席的位置上工作了8年。刚接手银监会时,国有银行正面临“技术上已经破产”的僵局。由于有着中银香港改革上市的经验,刘明康成功利用了这8年时间使得国有大行通过股改、注资、剥离不良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完成了国有大行的华丽转身。
2010年,以中国农业银行最后一个成功A+H股上市为终结,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最新公布的2011年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名显示,中国有三家银行跻身全球十大银行之列,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
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95.3万亿元,是银监会成立前的4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为4336亿元和1.13%,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比2002年底减少1.9亿元和下降22.50个百分点;所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从2002年底的近3万亿元和1/3左右,下降到2010年底约8000多亿元和2%左右。
“银监会更为前瞻性的风险控制体现在银监会对资本充足率的严格控制上,并制定了一整套有效的银行风险防控体系。”接近银监会人士称,自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银监会强调更为审慎的监管政策,采取逆周期的监管手段,加强了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杠杆率以及拨贷比的要求。
自今年5月份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以来,银监会密集发布了杠杆率、资本金以及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办法。在国际上的巴塞尔协议Ⅲ尚未落地之时,中国版“巴Ⅲ”已经开始实施。而针对国有大型银行的“腕骨”新政更是一道严密的风险防控线。
严苛的资本监管指标,甚至让银监会背负上了“过度监管”之名。
但是银行业的风险防控能力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从2003年底的-2.98%,到2004年转为正值,2010年底提升为12.16%;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从2002年的61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991亿元。
刘明康在上任之初讲的是监管,在任期内最后一次风险分析会上,强调的仍然是风险。其监管作风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银行信贷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这涉及到一个滞后效应。一旦出现不良资产大幅提升,前面所有的业绩可能都没有了。银监会对银行业的监管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某国有银行高管如此评价。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