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根稻草压下来以前,骆驼从来不知道一根草会给它带来致命的灾难。
温州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主“跑路”,变成了捅破表面繁荣的最后一根稻草,疯狂的民间借贷随即被聚焦。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还会出现这样的民间借贷乱象呢?
长期以来,被妖魔化的民间借贷在这个尴尬的年代,扮演着诡异的融资角色:一方面,它确实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相当给力的草根支持;另一方面,它也因高利率而受到多方质疑。特别是近期有关民间借贷隐患集中爆发后,对于其定位更是众说纷纭。
温州民间资本遭遇困局。困局的背后,引出的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民间资本出路何在?
投资渠道被梗阻
多少年来,温州民间资本令人瞩目,温州已成为我国民间资本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日前,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与高和投资组成的民间资本研究联合课题组刚发布一份《民间资本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援引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称,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国民间资本已经十分雄厚,山西、温州、鄂尔多斯三地民间资本量分别达到约1万亿元、5200亿元、2200亿元,“点名”温州。
温州民间资本数额究竟几何?说6000亿者有之,8000亿者亦有之。“巨额”的温州民间资本,过去十年,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攻城略地”,一时间“炒房团”、“炒煤团”、“炒股团”、“炒字画团”、“炒金团”一拨接一拨出笼,被人们冠以各种“炒”团的名号。
具有标杆意义的“温州炒房团”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过去十年,温州民间资本最热衷的投资便是房产。
温州人炒房,最初是从自家门口开始的。1998年到2001年间,房产投资的盛行,使当地房地产价格快速递增,市区房价从2000元/平方米左右,飙升到7000元/平方米以上。2001年,第一个温州购房团共157人浩浩荡荡开赴上海,3天买走了100多套房子,5000多万元砸向上海楼市。同时,另一支购房团前往杭州。随后几年,上千亿元的温州资本投向各地房地产,甚至境外。在这其中,炒房团显露出了“短、平、快”的投资心态,力求赚快钱,快赚钱。而据统计,2010年温州百强企业中,一半涉足房地产。房地产成为很多企业不可不进入、不得不进入的产业。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