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龙年黄金投资品扎堆 实物金纸黄金仍是首选

2011年11月18日 08:56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龙年黄金投资品扎堆实物金纸黄金仍是首选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年底传统节日临近,黄金投资产品紧锣密鼓上市。那么,春节前的3个月,金价可能会如何发展?市民又该选择哪些黄金投资产品呢?鉴于金条金币发行量大增,未来增值空间受到影响,业内人士认为,普通家庭投资重点仍应在实物黄金、纸黄金领域。

  黄金产品

  金币金条发行量较往年增大

  未来3个月,广州新发黄金产品的数量将空前增长。其中,主体产品有生肖金币、熊猫金币、生肖金条、伦敦奥运会黄金纪念产品上市,同时,黄金投资方向的银行理财产品、黄金基金也到了新品发行的高潮期,各大银行、基金公司的发行计划中,1~2月间,将有5只类似产品推出;另外,12月底,黄金期货的1112主力合约将到期,新的品种1206将取代原来的主力和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比往年来看,今年新发产品的特点比较多。

  首先,发行量放大成为未来半年金币发行的主题。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开了龙年纪念币发行规则:该套纪念币共15枚,其中金币8枚,银币7枚;1/10盎司本色金币的发行量从8万枚扩容到12万枚, 1/10彩色金币的发行量从8万枚扩容到12万枚,二轮扇金规格从1/2盎司缩小至1/3盎司,5盎司圆形彩金币的发行量则从1800枚扩容至3000枚。多数产品的发行量扩容幅度达到了33%。

  再者,相比往年,随着发行量增大、相似品种增多,生肖金条的价格将有所下降。以龙年贺岁生肖金条为例,以往广州市场的价格一般会比当日现货金价高20%左右,但今年以来,其相对现货金价的“升水”幅度可能降低到12%~16%。

  操作建议:

  纪念性产品发行量大需慎重投资

  广东省黄金协会副会长谢春认为,由于各品种面对的投资群体有所区别,其投资性价比依然缺乏一一对应的可比性。不过,对于金条、金币等纪念性产品来说,发行量是决定其投资价值的最重要因素,挑选发行量小、发行机构权威的产品总归没错,而今年产品的发行量整体偏大,投资者应适当控制这部分的投入。

  黄金基金与黄金银行理财产品则集中在1月后发行,届时,国际黄金价格可能已到较高位置;为此建议谨慎购买,短线投资比较适合。对于多数家庭来说,实物黄金、纸黄金仍是黄金投资的第一选择。

  金价走势

  年底需求旺盛支撑金价

  无论是投资金条还是金币,现货黄金的未来走势十分重要。从目前的基本面来看,虽然短线金价前景未卜,利好于未来3个月中线金价的因素却比较多。首先,欧债危机的不确定性依然支持黄金价格的振荡走高路线。股市、期货、债市都面临着随时走跌的风险,相比较来说,黄金抗跌性较强,避险需要可能吸引资金重回金市怀抱。

  再者,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为黄金价格的长线走势提供基础,市场对于2012年初的美国QE3计划依然怀抱希望。

  最后,西方和亚洲国家都将迎来重要节日,各国首饰金的旺销期到来,实物金买盘活跃,需求旺盛,对于金价的中线走势具有基础支持的作用。

  对比2008年与2011年图形(见右图),相似点很多,都在9月开始暴跌,并在10~11月成功筑底,如果未来3个月,黄金价格依然复制2008-2009年走势,则金价至少可走到前期历史新高1920美元下方。如果以2008年9月最低点到2009年2月高点相差37%的幅度来计算,2011年金价应可突破2000美元大关,触及2140美元一线(因为2011年9月的最低点在1556一线)。

  操作建议:

  逐步建仓拉低成本

  面对振荡走高的市场,逢低买入是操作大多数黄金理财产品的要诀。对于T+D、期货等放大型理财产品,应尽量选择做多操作,而减少做空操作的几率;而对于纸黄金、实物黄金产品,可逐步建仓拉低成本,也可把握区间操作的机会。而对于纪念金条,其价格比较高昂,建议谨慎购买且分批建仓。对于金币,春节前后去二手市场淘宝是比较理想的收藏捷径。 文/表 井楠

  新闻链接

  商场促销饰金直减38元/克

  本报讯(记者林晓丽 通讯员 戴崇业)年底是婚嫁旺季,也是黄金销售的旺季。不过,昨日,广州有商场出现饰金少见的降价促销。东山百货饰金的售价每克直减38元,促销力度相当大。记者看到,东山百货昨日饰金价格453元/克,直减38元后,415元/克就可以买到饰金。

  不过,专家提醒,投资黄金选择金条更抵。记者对比东山百货的价格,饰金每克直减38元后为415元/克,而金条每克为360.9元+12元手工费,比优惠后的饰金价格依然便宜了40多元/克。而回购时,饰金的回购价甚至低于金条的回购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专题:金银客之殇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