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28日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没有具体时间表,但基本上要通过跨境贸易结算、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利率汇率机制等三个阶段来推进。
戴相龙当天下午应邀在论坛上发表《国际货币体系及改革》的主题演讲。他说,人民币国际化除了人民币要行使国际货币职能以外,也要成为一个国际储备货币,即各国的中央银行持有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达到整个外汇储备的10%,相当于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上经济总量的比例,“我认为那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很多人问需要多少年,10年、15年、还是17年?戴相龙称,这些都不科学,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确定,没有一个日程表,但它大致要经历三个基本阶段:
第一,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使人民币成为结算的货币,而且成为许多国家用于结算的货币,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第二,加速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使人民币成为一个投资的货币;第三,进行利率和汇率机制改革,使外国能够持有中国的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前提是人民币坚挺、稳定、方便,在任何地方可自由兑换。
戴相龙认为,当前改进、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比较现实的做法,一是支持美元继续发挥主导货币的作用,但美国必须把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特别是财政赤字要降到与欧元区、欧盟国家一样的平均水平;二是支持欧元的稳定和巩固,欧洲债务危机不是货币危机,而是欧元区的领导管理危机,欧盟要改进他们的决策机制;三是中国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要进行相应改革。
“人民币国际化不但是中国利益的需要,而且更主要的是全球货币体系改革的需要。总的看来,全世界各个方面都普遍认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不但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国际货币体系的利益”。戴相龙说。(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