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保险业是最先全面开放的金融行业。这10年,我国保险业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随着越来越多外资保险的进入,我国保险市场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良性竞争、合作共赢的健康格局。同时,我国保险业也开始“走出去”,中资保险在开放中进一步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外资在华机构增长超过九成
截至2010年底,我国外资保险公司法人机构有52家,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增长了92.6%;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总资产分别为634.3亿元和2621.12亿元,分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的19倍和29.3倍;在已设立的6家外资保险经纪公司中有4家排名进入全国保险经纪业务收入前10位;全国保险市场份额中,外资保险公司占4.37%,在北京、上海、深圳、广东等外资保险公司相对集中的地区,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6.31%、17.94%、7.88%和8.23%。
这一串串数字,显示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资保险公司正逐步适应我国保险市场,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
“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发展至今,总体上已经呈现扭亏为盈的趋势。”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市场经营规律,寿险公司开业后一般需要经历8年至10年才能进入盈利期。经过10年的不断发展,目前有部分外资寿险公司已逐步进入盈利期,2010年实现盈利的外资保险公司数量达到14家。目前,除发起设立独资或合资保险公司外,境外保险机构还参股了25家中资保险公司。
除市场主体数量和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外,我国保险市场的结构也在开放中不断优化。“目前,我们已放开对外资保险公司经营的地域限制,各家外资保险公司可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在各地开设分支机构,部分外资保险公司已逐步进入中西部地区寻求发展。”保监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此外在业务结构方面,外资保险公司则积极发挥自身在专业险种、渠道营销方面的优势,这也推动我国的责任险、货运险、健康险等险种近年来得到较快增长。
纵观10年来的变化,外资保险公司正逐步走出在我国“水土不服”的困境,他们更加注重以先进的经营理念培养本土保险人才,提高自身的本土化程度,同时利用国际股东背景发挥在资产管理、风险控制、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优势。
中资保险企业大步走向海外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保险机构也开始“走出去”,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3家公司先后在纽约和香港证交所上市,建立了补充资本金的长效机制,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财务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与国际准则接轨。在2010年的《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中,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分别位列第118名、第371名、第383名;中国人寿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世界品牌500强》中位列第277名,显然我国保险机构正逐步得到世界的认可。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