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外资险企如何分羹交强险:路越“窄”走得越远

2011年12月08日 10: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对于交强险明年会对外资险企开放,中资险企表示并不担心,认为外资充其量是来“趟趟浑水”,普华永道高达飞对外资险企提出建议,把产品做“专”,压缩成本就能盈利。 资料图

  中新网12月8日电 (金融频道 孟欣)近日,保监会关于明年或将开放交强险的消息,对盘子小底子薄的外资保险公司来说,无疑是寒冬里的一缕阳光。但纵观中国交强险市场的混乱局面,即使是资本庞大的中资保险集团也遭遇了连年亏损的冷遇。外资保险如果此时入场,想要站住脚并实现盈利被许多中资险企看做是“难上加难”。 “外资险企盘子小,想要在中国实现高盈利,就要学会做减法,把产品销售之路,越走越‘窄’。” 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咨询合伙人高达飞在接受中新网金融频道采访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外资保险渴望“扎根”中国

  经历十年仍然“营养不良”

  外资保险公司究竟有多看好中国市场?据中新网金融频道记者从18家外资人寿保险公司和10家财险公司收集到的数据来看,在中国发展的外资保险企业产品遍及各个领域。对于未来三年的市场需求,外资保险公司也从分红险、万能寿险、年金保险、重大疾病险等多方面做出了展望。

  愿望是良好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从普华永道5日发布的“第五次《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调查报告”数据可以看出,外资保险在中国入世的十年增速飞快,但是就其规模性而言,只占中国保险市场的4%,还不及中资企业的一个零头。加之中国市场对外资保险产品和销售渠道的种种限制,许多家外资险企纷纷表示,未来三年在中国的盈利性堪忧,希望中国的保险市场实现进一步的开放。

  盯住交强险市场

  “分享大蛋糕”还是“一起趟浑水”?

  外资保险一直羞羞答答表示的“希望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其实说白了就是交强险业务的庞大市场。一直以来,交强险与商业车险捆绑销售,使得中资财险公司在车险业务上一枝独秀,目前中资财险的收入中七成都是来自车险业务的贡献。

  但是结合中国车险理赔等实际情况来看,单纯的交强险市场盈利情况并不乐观,据保监会公布了《2010年度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情况的公告》显示,2010年交强险共承保机动车1.01亿辆次,经营亏损高达72亿元。有市场人士分析指出,交强险亏损的原因一方面是赔偿费用的提高;另一方面,新车的保费不享受费率优惠,使得交强险平均费率水平可能继续呈现下降的趋势。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此前也表示,件均保费下降、赔偿水平逐年提高是行业亏损的主要原因。

  出险多,理赔多成了中国车险的特点。许多中资保险公司也表示,由于车险市场的复杂性,中资企业并不担心外资险企入市会带来威胁,充其量是来“趟趟浑水”。对比外资险企进入中国交强险市场的勃勃野心,和一无规模二无经验的单薄状态,如何能够站稳脚跟并实现盈利,成了分享交强险业务的前提。

  专家支招:把路走“窄”

  降低成本就是提高收益

  针对外资险企能否盈利的问题,中新网金融频道记者专访了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咨询合伙人高达飞,他表示,外资险企想要进入交强险市场并实现盈利,首先要做就是降低成本:将保险种类细化,针对某类人群制作特定产品,从而使风险种类单一化来节约成本。

  随着保险经营规模的增大,同一类保险,如车险,如果没有细化,就会同时面对普通投保者和高端的投保者。普通投保者驾驶习惯不好,由于车辆的价值低或者对车辆的不爱惜,会造成较多的出险情况,这类投保者往往不愿意付太多的钱在投保车险上,而且对于车险的一些附加服务,如短信提醒,拖车代驾等,反而感到多余和厌烦;而高端的投保者,他们有良好的驾驶习惯,由于车辆自身价值较高,投保者也愿意接受更高的保费来享受附加服务。如果车险产品没有细化,同样的收费和同样的服务,就会增加保险公司的成本,形成一定的浪费:普通投保者觉得车险保费过高而退保,高端投保者认为服务存在缺失而出现退保。

  说道针对不同客户的服务,高达飞用“窄”来形容外资保险的服务范围,他认为,通过数据的收集和现代化的保险分析软件,根据客户的具体类型来划分业务,从而形成“高保费多服务”群体和“低保费少服务”群体,虽然每项业务规模都不大,但是成本被大大压缩。高达飞还介绍说,业界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其中最成功的要数美国的CHUBB保险公司,是美国4大上市保险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非寿险保险公司之一,其盈利性排名一直处于外资保险公司的最前端,但是对于中国的投保人来说,CHUBB公司并不为大家所熟悉,其原因就在于CHUBB保险公司的营业范围非常的“窄”,只在财产及责任保险业务方面深入发展,但也正是得益于其业务范围的“窄”,将所承担的成本压缩到了最小,从而实现了最大化的收益。(中新网金融频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