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亚洲开发银行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联合主办的“亚洲债券市场论坛”今天在北京举办。据悉,主题为“金融危机后的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本届论坛,属首次在中国举行,同时也是首次对外开放的高规格会议。中国银监会副主席郭利根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
郭利根指出,处理好债券市场发展和银行体系发展的关系是统筹协调发展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银行体系主导模式下的亚洲各国都具有普遍价值。在谈到中国债券市场与银行体系的关系时,郭利根认为,两者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一方面,中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为银行业改革发展和风险防控提供了重要手段:支持银行业改善资产结构和流动性管理;支持银行业强化资本管理和主动负债管理,次级债成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重要选择,金融债成为政策性银行常态化的资金来源;支持银行业改革,商业银行成为企业信用债券的主承销机构,拓展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另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也为债券市场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银行业是债券市场上最重要的流动性提供者,促进了中国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是债券市场重要的发行体,金融债券的市场信息为监管提供了参考,也促进了发债银行市场约束机制的完善。
前不久,一批商业银行获准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以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也将丰富债券市场品种。商业银行还是完善债券市场机制的重要促进者,采用券款对付结算机制达标促进了市场稳健运行,上市商业银行进入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试点工作启动,推动了统一市场向前迈进。郭利根认为,为进一步促进亚洲债市健康发展,应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债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等方面加以努力。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霍颖励在介绍中国债券市场最新发展变化时表示,2004年之后,在建立了国债基准收益率曲线的基础上,市场主管部门大力发展公司信用债券,推出短期融资票据和中期票据,扩大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并通过减少行政审批、完善市场约束机制来提高效率。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信用债券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到去年底债券余额20万亿元,占GDP比重上升到52%;公司信用债券余额去年底达到4.3万亿元,占GDP比重10%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应当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响应匹兹堡会议倡议,先后推动场外衍生产品的电子平台集中交易和中央对手方清算,加强衍生产品市场风险控制;完善结算代理制度,完善交易结构,进一步提高市场流动性;采用多种措施推动国内评级机构发展,建设市场自我约束、自我防范风险的机制。
本届论坛还重点讨论了债券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中央结算公司董事长刘成相说,总结中国债券基础设施15年的发展经验,一是坚持债券中央托管结算,不断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二是坚持服务机制创新,构建债券发行、登记、托管、结算、兑付、信息的整体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债券市场的安全和效率;三是坚持采纳具有普适性的国际结算标准,积极服务中国债市的开放进程,促进债券市场与国际接轨。记者 齐闻潮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