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经济学家:银行业十年来量变大于质变

2011年12月12日 10:36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0年前的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10年来,中国银行业发生了巨变。作为一个老银行人,我为此高兴,但我以为,银行业是量变大于质变,提升空间很大。

  中国银行业市场在入世后更加开放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中资银行走向世界,已成历史趋势;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中资银行越来越多地成为股份制企业,这个潮流形式大于内容;突然间涌现出几百家地方性商业银行,既与国有银行展开竞争,同时也引发很多新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反思。

  回想10年前,我国银行业需要通过入世解决哪些最基本的问题呢?一是打破国有银行业的高度垄断、解决政府干预、政企不分问题;二是拓展服务对象,解决金融资源过多地被国企占用和地区金融资源苦乐不均问题;三是提高资产质量,解决风险同质化问题;当然也有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善金融创新问题等。

  综合看,10年以来,银行业由国有大型银行高度垄断的问题基本解决,目前中、农、工、建、交五大国有银行的金融总资产占比从入世前的9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50%以上一点点。地方性银行越来越多,目前已有500多家,基本争得了小半个“天下”(外资银行占比仅为1.85%,微不足道)。但大量地方性银行的服务对象并非我们所希望的以小微企业为主,以民营企业为主。相反,越来越多的地方性银行还没有长大就走出“家门”,通过各种手段挤进大中型城市,抢占所谓的战略制高点——国有企业(从金融服务对象上看,仍然相当于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我国众多的小微企业并没有因为家门口的商业银行越来越多而得到好的金融服务;在地方性银行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最担心的问题反而更加严重,因为地方性商业银行更容易被地方政府控制,以前是国有银行政企不分,现在是地方性银行难以摆脱当地政府。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对服务对象进行结构性划分,避免同质化竞争,尤其需要鼓励金融企业为民营企业和三农服务,同时应适度减少对国企的优惠,说白了,就是适度减少对国有大型企业的低成本金融资源供应,增加对中小型创新企业尤其是农业的金融资源供应。但笔者注意到,虽然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金融服务对象中50%以上是中小企业,但仔细分析,真正能够得到金融资源的小微企业屈指可数,民营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所谓的“中小企业”往往是大型国企的分支机构或衍生机构,农民得到的金融资源就更少了,目前还不到5%,和入世前差不多。相反,虽然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同质化竞争却更严重,包括贷款集中度过高,存款大战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等,一些地方银行甚至引发道德风险。总之,金融机构增加并没有导致全社会金融产品变得便宜,相反却提升了金融服务价格,甚至助推银行业的恶性竞争。

  银行业入世后,我们最希望看到它们经营机制改变、金融创新能力增强。应该说,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外资银行的示范作用,我们的银行业也在不断地创新,比如现在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五花八门。但学坏的地方多,学好的地方不够。市场反应,商业银行大量上市后,垄断性却越来越强了,银行业的利润大幅增加是与其社会企业的利润增长率下降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每年利润平均增加35%以上,10年资产翻三倍,并不值得夸耀。更需指出:我国银行业的总体抗风险能力以及资产质量从表面上看是越来越好了,总体不良资产比例小于1.5%,比入世前下降一倍以上。但必须认清:我国银行业的高速扩张和利润暴涨包括不良资产比例的大幅度下降是与我国入世后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成正比的,是经济大周期向好的结果,相反,我国银行业10年来还没有经历过经济急剧减速的考验,更不用说抗危机能力了。未来,经济大周期出现较大幅度调整,银行业将面临真正考验。比如,现在银行业的贷款50%以上都与房地产相关,还有很多贷款给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些理财产品通过信托公司被房地产企业占用。如果未来经济减速,调控更严厉,房企破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大量拖欠,银行业账面利润将迅速地被大量坏账所覆盖。利润大户很可能变为亏损大户。而究其根源,就在同质化竞争,就在大家一起傍大款,就在大量金融资源被非生产企业占用(铁、公、基太多,大量的基建贷款和涉房贷款将成为负资产)。

  总之,入世10年,我国的银行业虽然已成为“巨无霸”,但它的风险不能小视——一种只能适应高增长模式的组织架构是难以经历经济较深幅度调整的。而在全球经济衰退持续以及我国宏观经济减速明确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必将再次“凤凰涅槃”,但愿能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著名外汇理论家 何志成)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