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影子银行7万亿规模藏风险 利率市场化是关键(3)

2011年12月13日 10: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叫停融资类资产进入理财资产池是为了保护购买此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银行一窝蜂地发行此类产品,一旦出现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或“负收益”,会波及银行本身的稳定。但银行并不想轻易放弃银信合作业务,这是因为今年在存贷比等资金面严格考量下,贷款业务受限,为了提高中间业务收益率,便将本应直接融资贷款的业务,转向银信合作的形式,所以银信合作丝毫没有减弱。

  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季度末,信托公司银信合作业务余额达到了1.67万亿元,在全部信托资产中占比40.83%;2010年底信托公司银信合作业务余额为1.66万亿元,在2010年底全部信托资产中的占比为54.61%。从占比的数据来看,银信合作业务有所下降,但是从规模来看,与2010年底相比则略有增加。

  另据用益信托工作室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今年截至10月末,共发行银信合作产品7611款,其中3111款产品公布了发行规模,由于组合投资类产品及债券类产品中只有一部分属于银信合作,经过一定系数的调整后,预计全部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为21955亿元。

  自监管层规范银信合作业务之后,组合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剧增,在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像以往仅以品种单一的信贷资产和信托贷款类的银信产品开始锐减。组合管理类产品投资于多种资产组成的资产池,包括债券、票据、债券回购、货币市场存拆放交易、新股申购、信贷资产以及他行理财产品等多种投资品种,但多数产品的实际投资方向依然以发售银行的信贷资产为主。从理财产品分类来看,组合类产品看似摆脱银信属性,实际上是钻了监管的空隙,成为变相的银信合作产品。

  另一种规避监管的手法是利用信托受益权来做文章。业内人士介绍,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或有资金闲余的大企业将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发放一笔信托贷款给需要资金的企业,获得一个信托收益权,然后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去购买此收益权。由于银行理财资金并没有委托给信托公司,因此不受《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关于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监管规定。

  尽管如此市场上还是认为随着监管的继续加强,银信合作产品和贷款类理财产品占比的持续下降将是未来理财产品投资资产结构的发展趋势。

  委托贷款  一半流向子公司 一半流向房地产

  银行除了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参与到影子银行里,委托贷款也是重要的一种方式。我国《贷款通则》明文规定,禁止企业间的直接借贷,但用银行作为中介而实现借贷的委托贷款则不在禁止范围,委托贷款是由委托人提供合法来源的资金,委托业务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业务。由于委托贷款是两企业之间的行为,借贷利率、条款、时限完全由企业间商议而定,这使得委托贷款与直接借贷基本无异。

  在近两年银根紧缩,高额利息回报的诱惑下,委托贷款开始越来越多的被使用。一方面委托贷款给资金充裕的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也为资金紧张的公司提供了救济资金,同时银行作为中介获取了手续费,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而且不需担任何风险。委托贷款因此疯狂生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今年3季度末新增委托贷款规模为1.07万亿元,达到去年同期规模的2倍,占当期社会融资总量的10.9%。

  委托贷款涉及到的公司多是国企和上市公司,国联证券分析师金少华称,上市公司通过IPO、增发、配股等手段获得充裕的流动资金,而很多非上市的中小公司资金短缺则相当普遍,这就为上市公司热衷委托贷款提供了条件。而国企历来都受银行青睐,是财大气粗的代名词。

  本报记者根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截至到目前已经有160份关于委托贷款的公告,累计贷款额度约210亿元。在本报之前的一篇报道《上市公司委托贷款调查:低息流入关联企业 高息流向房地产业》中,记者曾统计了今年60笔委托贷款,发现贷款大多流向其控股子公司,并且利率不高,大多是基准利率或者稍微上浮,一位长期从事信贷业务的银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以及控股子公司借道上市公司这块金字招牌获得银行低息贷款,上市公司相当于整个集团的资金中转站,将银行贷款以基准利率转贷给关联企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