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报道,年关将近,银行的“揽储大战”正在打响。按照惯例,12月份银行流动性会较为紧张,银行为了使年报的数据好看,往往会通过一些特殊手段来粉饰报表,包括发行短期理财产品等。就在各银行蓄势待发的时候,银监会召开了闭门会议,要求银行原则上暂停发行一个月内期限的理财产品,这等于是没收了银行揽储的利器。
而各家银行为了回避一个月之内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限制,在理财产品的期限上精心设计,纷纷推出了周期为30多天的理财产品,收益也升至了年内的新高。对于投资者而言,现在是否可以跟进这类短期理财产品?金融观察评论员任伟礼对此发表他的看法。
任伟礼:鉴于中国经济未来的若干不确定性,以及市场对欧债危机的忧虑依旧,如何让资金安全过冬成为投资者关注的话题。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逐月的降低,以及央行低于一年定存利率央票的发行,再到相应宽松的贷款政策,于是未来降息也有一定的预期。
对于储户来说,这个时候选择约定收益率的产品,应当是最佳时机。短期理财产品既有利于银行吸储,又有利于储户保值增收,买卖双方共赢。银监会似乎不该居中横插一杠,破人姻缘。当然,银监会作为监管部门同样应防止恶性竞争,保护投资人,对风险的估计支撑更为深刻。
对于银监会的叫停举措,国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李伟奇表示,前一段时间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太多,各家银行之间通过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来争抢资金,提高自己的存款,从而压低了存贷比。政策的出台主要是监管部门为防止银行之间通过这种理财产品进行恶性的竞争,从效果上来说,要求银行停发超短期的理财产品,应该是保护投资人、避免短期的投机化行为。任伟礼表示,银行和储户等市场微观主体总是以逐利为上,而监管机构关注的却是整体金融的安全运行。
任伟礼:面对眼下银行资金紧张的现实困境,也需要寻求有效的应对之策。降了0.5个的存准率,显然不足以缓解年关的投资压力。长期遭受负利率之痛的居民储户,本指望降低存准率的同时对存款利率有所提高,现在传出的声音却是未来降息的信息,他们担忧货币资产缩水的心情也可想而知。
从根本上说,银行揽储吸存关键是要破解造成居民储蓄负利率的不当管制,改变增瘦补肥的分配不公。如果国有银行不能给储户以合理的资金回报,储户把钱存银行,结果却越存越少,谁还愿意做一个冤大头呢?从这个角度说,银监会的考虑似乎也是局限于部门职能,而没有能够顾及到更广泛的社情民意。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