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即期人民币汇率十跌停 热钱出逃难撼资金平衡(3)

2011年12月14日 08: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人民币波澜壮阔的一路升值过 程中,A股市场也在期间出现了跌宕起伏的表现。

  实际上,人民币兑美元连续跌停在2008年12月初也发生过,当初也因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速面临大幅下滑压力,当时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8482,而一年期人民币无本金交割合约已跌至7.3550,市场预计,人民币汇率一年后将贬值到7.3550。现在看来,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已经达到7.5%,显示当时人们过于悲观。

  总之,股市的表现和人民币汇率的表现互为牵引。有关分析人士表示,在牛市行情中,人民币汇率的反应要早于股市的反应,而在熊市行情中则恰好相反,股市的反应要早于人民币汇率的反应。另外,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短期内还是具有利好效应的,投机性资本的流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股市行情。但这里面有一个人民币兑美元临界值的问题,临界值究竟是1:5还是1:6并不好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将会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势必会传导到资本市场上来,那个时候就会给股市带来负面影响。 十跌停

  对A股资金面冲击偏“中性” 11月末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外汇占款出现减少现象,为四年来首见,据“热钱规模=新增外汇占款-实际利用外资-贸易顺差”的残差法计算,在扣除10月170亿美元顺差和83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后,当月流出的热钱规模为负293亿美元,约合1800多亿元人民币。

  加上近期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已连续10个交易日在盘中触及交易区间下限,更是历史罕见。这些都使得市场投资者担心,这对本已弱不禁风的A股会否造成冲击?分析人士指出,总体上看,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使得“10跌停”对A股的资金面影响偏中性。因为一旦外汇占款减少和汇率贬值,导致基础货币收缩,央行为维持M2增速在合理水平,会通过释放央行票据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对冲, A股市场的整体资金面状态将处于平衡状态。

  有不少学者表示,翻阅其他国家的经济史,新兴国家追赶美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过程,大都是实现本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过程。按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基本结论看,如果一国相对生产率提高幅度高于另一国,则该国的实际汇率将升值。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努力,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经济基数的增大可能导致经济增速的回落,人民币汇率升值增速会减小。

  此前,在2008年12月初时曾出现过人民币汇率连续4天触及跌停,当时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和人民币汇率曾出现短暂贬值,到2009 年一季度末在全球大规模量化宽松措施初见成效,美元指数开始下滑,新兴市场国家汇率继续开始升值的过程。

  那么,10月外汇占款的减少和近期人民币即期汇率“10跌停”对A股市场有何影响呢?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外汇占款减少和人民币汇率盘中的跌停对A股的影响偏中性。其演绎逻辑如下: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短期货币政策操作,而货币政策逆向操作所释放的资金量刚好对冲了这部分流出的资金。

  国海证券认为,从11 月底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的操作来看,如果未来外汇占款继续流失,则货币政策很可能随之相应变动,根据“M2 增量=信贷增量+外汇占款增量”的公式,如果需要维持M2 增速在合理水平,则外汇占款增量下降部分需要通过相应信贷增量来弥补。由于央行一般通过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对冲外汇占款的流入,而未来公开市场到期央票数额较低,并且为了继续保持公开市场未来的可操作性,预计央行将继续发行央票,因此作为外汇占款下降和续发央票的对冲,存款准备金率可能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货币政策随资金流动方向而相机抉择,正因为如此,热钱流出对A股资金面和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很小。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新兴市场国家本币触及跌停现象或是对弱势美元倒逼本国货币升值的一种主动性的反抗,并不代表热钱的流出。今年以来,金融市场的动荡正在剧烈扰动着全球的经济政策。而债务危机不断升级,美元、欧元走软等因素促使大多数新兴经济体货币大幅升值。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认为,在当前的背景下,其他国家阻止货币升值是对弱势美元倒逼本国货币升值的一种反抗,新兴国家的本币贬值无非是想保出口,促进国内就业。不过新兴经济体如巴西,俄罗斯,也包括中国,在国内高通胀的压力下,贬值的空间是非常小的,因为会增加进口通货膨胀的压力。这对于这些高通胀的国家来说是两难选择。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