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超短期理财禁而不止 开放式产品有望“接棒”

2011年12月17日 15:22 来源:中国证劵报   【字体:↑大 ↓小

  监管机构叫停超短期理财已有月余,但部分银行依然我行我素,短期理财产品发行禁而不止。

  数据显示,进入12月以来,虽然期限在一个月内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已经出现大幅下降,但是仍旧有多家银行“顶风作案”,半个月内发行了数款超短期理财产品。

  银行人士透露,虽然监管机构叫停超短期理财产品,但是月底揽储和客户短期理财需求确实存在,为此银行一方面将发行期限提高至30天+一两天;另一方面,通过增发开放式或者滚动式理财产品,来填补超短期理财叫停所带来的空白。

  短期理财大幅下降

  据知情人士透露,银行已经接到监管机构要求停止发行一个月以内超短期理财产品的通知。而媒体也报称,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亦在四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明确指出,原则上不允许发行1个月及一个月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中发现,多数银行对禁令执行得“中规中矩”,仅仅个别银行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流入”理财市场。新证财经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12月15日,多家银行共发行876款理财产品,其中一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约为68款,市场占比为7.82%。而从周度数据观察,确实一个月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在大幅下降。进入12月,超短期理财产品占比已经从接近20%,一路下滑了将近10个百分点。

  “从市场看,国有大型银行的超短期产品基本上从市场绝迹,仅仅是个别中小银行执行得差强人意。”某股份制银行人士指出,“由于银行可以控制产品的到期日,所以,确实存在银行利用超短期产品高息揽储、冲时点的现象。”

  这在二季度末表现得尤为突出。在6月末,银行流动性较为紧张时,有的银行一度将短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提高至10%,通过调节价格来吸引客户;在理财产品中加入“他行资金占比条款”,“在银行之间搞恶性竞争,互挖墙脚,从他行拉存款、拉资金的现象确实不利于理财市场的长远发展。”接近监管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正是基于此,银监会开始了持续半年的整顿规范理财市场工作。

  叫停影响大

  叫停超短期理财在防止银行变相高息揽储发挥效力的同时,却遏制了一部分客户对短期理财产品的投资需求。

  工商银行新街口支行资深理财师许超表示,短期理财适用的人群主要是一些银行的大客户,他们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较高,资金转进转出十分频繁。“往往资金在账上不会超过一个星期。”

  他指出,与以前资金放在账上拿活期存款利息不同,超短期理财一经推出,确实满足了大资金的保值增值需求。

  “0.5%的活期存款利率和10%的短期理财年化利率当然不能同日而语。”许超说,按照5000万元计算,同样是7天周期,两项资金收益相差9万余元。

  现在监管机构叫停短期理财,确实给一些大客户带来了不便。而更为让银行头痛的是,叫停令一出,一些中小银行浑水摸鱼,打算将短期理财市场重新洗牌,分化拉拢一些大银行的客户资源。

  某股份制银行个金部负责人指出,现在大客户对银行贡献度非常之高。全行千分之二的客户持有着全行50%-60%的金融资产。尤其是一些资金上千万元的大客户,一定是各家银行全力争取和服务的对象。

  他指出,现在一些银行仍旧在“顶风”发行周末理财类的超短期产品,这样导致大资金客户从银行流出,这对我们的损失较大。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