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终结
随着凯恩斯经济学的退潮,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再一次重塑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被称为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1979年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和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都遵循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日本经济学教授服部茂幸指出,他们“将大政府、福利国家等这些支撑着二战后西方经济的框架统统打碎。美国(或者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奉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渗透到了全球。”
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大力推行国有企业和资产私有化。1980年美国经济仍处在“滞胀”时期。7月15日通过的《共和党纲领》序言写道:“在国内,经济从一个极端摆向另一个极端。今年上半年的物价上涨率达到了一百多年来的最高水平,经济下跌幅度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物价一年上涨10%以上,失业人数达800多万,国内到处都有工厂停产。人民的期待和热望破灭了。”里根在竞选总统期间把批评指向政府,他说:“在当前的危机中,政府不解决问题,问题就在政府自己。”他还说:“人民已经明确表示,他们要求结束不堪负担和不必要的规章”,以及“从劳工嘴里把他们赚来的面包拿走的惩罚性税收政策”。里根在共和党内接受提名后发表演讲说:“美国同胞们,现在是夺回我们的运命、把它掌握在我们手中的时候了!让我们一起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保证在我们这个时代恢复美国精神。”
1980年11月4日,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总统选举结果揭晓。据统计,这位具有丰富演员生涯、年近70岁的老人以496票对45票的压倒多数击败在职总统、民主党人吉米·卡特,当选为美国第40位总统。里根把企业家看作美国的希望,他在就职演讲中说:“企业家有对自己的信念,有对一种观点的信念。正是这些,创造着新的就业和新的财富和机会。”里根入主白宫后与大西洋彼岸的盟友撒切尔夫人协力推进自由化。
1981年初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经济复兴计划”,人们称之为“里根经济学”。有些人认为,犹如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对古典经济学的革命一样,“里根经济学”是对凯恩斯经济学的革命。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亨利·考夫曼评论认为,里根经济学是几种经济理论的“混合物”,其中包括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等,以货币主义为核心。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贡献是,在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滞胀”现象的情况下,提出了永久收入假说,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体系。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主张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又取代了凯恩斯主义,并被里根和撒切尔夫人等西方一些国家的政治家采取。到20世纪90年代,很多国家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并深受其害。
1989年,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的研究人员,与拉美国家代表在华盛顿召开研讨会,讨论陷入债务危机的拉美国家进行经济改革问题。主办单位的约翰·威廉姆森提出已同与会机构达成共识的十条政策措施,即“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被认为代表了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有专家归纳,“华盛顿共识”的核心主张是,为实现私有制企业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及繁荣发展,只要给企业以真实的价格信号,就能够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最大化的效率和快速经济增长的轨道,从而实现“建立在本国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增长”。20世纪90年代,拉美、东欧等国家纷纷倡导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支柱的“休克疗法”式的转型,采取被称为“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转轨战略与政策”。
阿根廷是拉美国家中深受“华盛顿共识”特别是私有化和自由化之害的国家之一。新华社高级编辑、拉美问题专家沈安2009年8月出版的《阿根廷危机的回顾与思考》一书中介绍:在1989年改革前国家掌握着电信、石油、银行等主要大企业,10年后国家掌握的仅剩下国家银行、造币局、核电站和电视七频道等少数重要企业。在1989-1999年间,阿根廷10家最大企业中,有7家已经是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或跨国公司占有多数股份的公司,全国100家大企业中,以阿资为主或全为阿资本的企业仅剩7家。2000年,跨国公司已控制阿根廷出口总额的90 .4%和进口总额的63.3%。10家最大的阿根廷银行中,7家已是外资银行,外资银行控制了全国银行体系全部资产的62%。1999年阿根廷最大的国有企业———石油矿藏局98.02%的股份被卖给西班牙雷普索尔石油公司后,阿根廷90%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控制在8家石油公司手中,90%的燃料供应掌握在4家外国公司手里“这样,经过全面私有化,阿根廷经济命脉的所有部门已经在外资的掌握之中。在跨国公司全面控制经济的条件下,阿根廷国家经济主权已无从谈起。”作者指出:“新自由主义的改革,特别是全面私有化、过度的对外开放和市场化,带来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后果,最终导致改革失败、危机爆发、改革本身也因此而彻底失败。”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2011年8月17日接受英国《卫报》专访时指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引入了不加管制的经济混乱,致使少数人变身亿万富翁,而千百万人民却因此陷入贫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