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周小川还表示,应支持本土评级机构的发展,支持其发展为国际型的评估机构。“这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评级行业要依靠人才积累,依靠信息积累,依靠经验积累,最后是要由金融市场,甚至是更广泛的公众所接受。”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关建中此前就曾多次表示,信用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当前我国应该主动在国际评级体系改革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关建中认为,国家评级体系的构成包含三个要素。第一是评级机构,第二是监管,第三是评级标准。这三位一体构成国家信用评级体系。国家参与这个过程,绝不意味着国家也去做评级,国家应起主导性作用,按照规律去走。比如说特许经营,防止出现评级的竞争和价格的竞争带来的利益冲突。
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周沅帆认为,时下监管机构大力扶持民族评级机构的发展、保护民族评级品牌显得尤为重要。监管部门应树立强势监管理念,并通过扩大评级市场有效需求、降低垄断程度、建立统一监管体系、规范从业资格许可、限制外资评级机构和建立“双评级+双公开”制度等措施全力支持民族评级机构的发展壮大,维护国家金融主权。
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总裁蔡国喜建议,评级机构自身需要稳扎稳打、苦练内功,探索建立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评级方法和评级技术,不断完善数据库,加强自身实力的积累,并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评级业务,才能逐步积累商誉、获得市场认可。
附:三大评级机构在最近三次危机期间的评级失败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人们对评级机构这张“背后推手”似乎印象模糊,2008年次贷危机,人们反思其根源时,才惊奇地发现,穆迪、标普、惠誉在金融危机当中不仅没有起到预警的作用,反而成为现实版的“黑手教父”。而接踵而至各国信用主权、银行业下调新一轮欧美金融危机正如黑云压顶。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标普、穆迪和惠誉急剧下调受影响的东南亚国家的主权评级,严重加剧了市场恐慌。
1997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穆迪将韩国外汇债券和票据的评级从原来的A1急速调降到Baa2,导致韩元对美元汇率以及股市暴跌,中型企业接二连三倒闭,从而引发韩国全面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在2002年的工作文件中严厉批评标普、穆迪和惠誉“仓促下调评级,致使局面恶化”。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标普和惠誉连续下调冰岛主权评级,导致冰岛银行业几乎崩溃,使冰岛面临整个国家破产的险境。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