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股市下跌,老百姓理财保值难,就连专业的公募基金,也大多缩水。而各种新花样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风险却不容小觑,真正能够跑赢CPI的凤毛麟角。长期负利率背景下,居民担忧财富“蒸发”,投资理财也并不轻松。
今年以来,各种银行、券商理财产品、基金甚至是文化产品都成为百姓保卫“钱袋子”的工具。然而年底将至,翻翻账本,却发现保卫“钱袋子”其实很不容易。
持续的负利率使得一些资金开始从储蓄账户出逃。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人民币存款同比减少2010亿元。这些存款流向何方不得而知。然而就各种投资渠道而言,这些资金要跑赢通胀,“难于上青天”。
以股市为例,截至12月19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今年分别下跌超21.3%和27.8%。中小投资者想要在这样的行情中发现牛股、把握好节奏,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财汇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初,今年以来有可比数据的681只基金中,639只基金从年初至今是负收益。
股市低迷、楼市限购、存款缩水,老百姓理财的方式也开始各显神通。在上海一家商业银行国际部工作多年的王怡,选择黄金作为自己的理财产品。除了像金条这样的贵金属,古玩、字画等文化艺术品也成了理财的选择。
旧版人民币、宝玉石、君子兰、普洱茶、小人书、茅台酒……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投资品”,都在今年的投资理财市场浪潮中翻滚浮沉。有专家指出,这反映出在长期负利率背景下,出于资产保值增值目的,居民“投资异化”问题容易引发。事实上,一些明显带有“击鼓传花”性质的炒作品,已经出现了泡沫破裂。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