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欧债危机笼罩下的2012年全球经济 (4)

2012年01月09日 14:38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渠道

  记者:欧债危机对中国最严重的传染途径是贸易渠道,您如何看待未来这方面的冲击?

  彭文生:贸易渠道的冲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实体经济受冲击,造成外需萎缩,打击中国出口;另一个方面是金融方面,由于欧洲银行去杠杆化对贸易融资形成压力,特别是如果出现类似雷曼兄弟倒闭那样的情况,银行间对手风险上升,贸易融资可能受到很大冲击。对于中国而言,外需萎缩与贸易融资压力对外贸都有影响,但前者可能影响更大一些。

  外需萎缩对中国外贸的冲击,影响机制是直观的——世界各国GDP下滑与汇率波动直接影响中国对外贸易订单。在欧债危机得控的情形下,我们预计2012年中国出口增长10%,这符合中国经济软着陆的情形;在欧债危机失控的情形下,2012年出口将大幅下滑,与2008/09年金融危机情况类似。从出口锐减的地区看,大约有80%的出口减少来自于欧洲与亚洲新兴市场。

  记者:金融渠道是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另一传染途径,未来这方面的冲击又将如何表现?

  彭文生:金融渠道的冲击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避险情绪上升会引导全球资金撤离包括新兴债市与股市在内的各种风险资产,对中国资本市场造成冲击;另外一个方面是欧洲银行面临去杠杆化的压力,将被迫从海外信贷市场退出,从而导致其他国家信贷紧张。

  从资金避险的角度看,欧债危机带来避险情绪上升,给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带来压力。如果欧债危机失控,全球资金将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大幅撤离,必然造成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然而,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外资资金流量与中国股指相关系数较低,外资撤离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相对较小。

  从欧洲银行撤资角度看,去杠杆化意味着欧洲银行要退出亚洲经济体的许多业务。对中国和其他亚洲经济体的影响程度,主要看外国银行在国内银行系统的市场份额有多大,以及本国银行和非欧洲的国外银行填补信贷空缺的能力。我们分析认为,在这些亚洲经济体中,中国受到的影响将会最小,主要由于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参与率相对较低,与此同时,中国的银行填补信贷空缺的能力也是关键所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