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热的背后:动力与无奈并存
通过购买银行、信托类理财产品,上市公司在弱市中获得相对较高收益;银行则通过此途径实现变相揽储。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除了变相帮助关联银行完成揽储任务外,大部分是为了获得贷款,即企业想要拿到银行贷款,必须先购买一定数额的理财产品。
2011年,为抑制通货膨胀,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1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使金融市场资金面紧张程度达到近年之最,资金借贷利率高企;加上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出现债务危机,对我国出口持续造成冲击,导致了实体经济的不景气,企业毛利率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为求资产保值增值,上市公司纷纷将闲置资金投向理财市场,于是2011年出现了A股历史上少见的“理财产品投资潮”。
上市公司热衷银行理财产品
据统计,2008年有4家上市公司发布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2009年增至5家;2010年增至18家;截至2011年12月31日,2011年共有87家上市公司发布关于利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总投资额达304.7亿元,较2010年增加十几倍。2011年上市公司一次或多次购买银行、信托类理财产品,少则500万元,最多的是海螺水泥,于6月15日发布公告称将40亿元的经营资金用于理财,购买国元信托、四川信托的信托计划和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成为上市公司中最大的手笔。
2011年,不仅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司数量多,而且许多公司的购买频率也很高。赛象科技多次认购中国银行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陕鼓动力于6月13日至8月19日累计购买13亿元,9月17日再发公告,拟购买3亿元;漫步者也多次出手,6月24日购买5000万元兴业银行东莞分行理财产品,7月1日购买3200万元浦发银行深圳分行理财产品、旗下北京爱德发购买1亿元兴业银行东莞分行理财产品,7月29日与北京爱德发合计购买9000万元浦发银行北京分行理财产品,8月1日购买浦发银行深圳分行理财产品,8月30日又与北京爱德发分别斥资5000万元、8000万元购买浦发银行理财产品。
“一边是部分上市公司手握巨额货币资金找不到更高收益的出路,一边是银行系统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面临的银根始终紧缩的局面,这就促成了上市公司与银行间的双向选择:通过购买银行、信托类理财产品,上市公司在弱市中获得相对较高收益;银行则通过此途径实现变相揽储。通过发行机构理财产品,大规模地卖给上市公司,不仅能完成监管指标,也免去了对理财产品市场反应不佳的担忧,银行方面更是乐见其成。”普益财富研究员肖芳表示。
那么,上市公司手中的大量资金从何而来?“一方面,自2009年6月我国A股市场IPO重启以来,大量公司扎堆上市,加之2009年9月创业板市场正式开市交易,中小企业纷纷涌入。虽然2011年A股市场总体跌幅超20%,但据统计,超七成公司2011年业绩实现增长。越来越多的公司手持货币资金,形成净利润沉淀。另一方面,虽然融资、再融资使上市公司拥有大量资金,但根据相关规定,募集资金并不能用于理财。为躲避监管,上市公司会用募集资金置换前期投入的自有资金,或以补充流动资金为名,将募资变为自有资金,这样,就扫清了理财的法律障碍,可以将这部分资金名正言顺地投向理财产品市场。”肖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