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年终奖 折射金融业冰火两重天(2)

2012年02月01日 08:5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超额利润或难持续

  银行业令人艳羡的年终奖成为业内争议的话题,争议的焦点则是,在实体经济利润大多缩减的情势下,银行业的超额利润能否持续?

  1月29日晚,深发展发布2011年度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1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9.94-106.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70%。

  与银行业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不少制造企业的利润出现明显下滑,在民营企业利润如“刀片薄”,特别是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近的未来,银行业远高于全行业的利润能否持续?

  “现有银行同质化程度很高,靠行政垄断赚钱,不能也不应持续鼎盛。”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付立春认为,去年银行业绩快速增长主要是由存贷款利息差收入增长带动的,但就本质而言,是由中国银行业的行政性垄断造成的。

  而近日交行发布的一则研究报告也预计,2012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速可能下降至20%,而2011年为30%。此外,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等领域的潜在风险,也是悬在银行高利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何应付未来银行的“利润回落”?加快中小企业贷款等业务比重,从而减少息差收窄带来的利润影响,成为众多商业银行应对未来挑战的一致选择,其中以招商银行“二次转型”更为引人注目。

  2009年招商银行启动“二次转型”,将业务重心转向零售和中小企业贷款的基础上,旨在“用最小的资本消耗,实现盈利最大化”,截至去年6月30日,招商银行境内中小企业贷款总额达4338亿元,占贷款总额51.19%。

  “薪情”搅动人才大流动

  伴随着金融业年终奖行情的起伏,金融行业间人才流动也暗潮汹涌。

  “熊市正是跳槽的最佳时机,因为转型的成本也最小。”一位去年由一家地方券商跳槽至某大型券商的分析师告诉记者,对于年轻分析师而言,在知名券商成长更快,当然大公司起薪与待遇水平也更具竞争力。

  一般而言,在市场环境不景气时期,小公司由于业务单一,更容易受到市场冲击,相反行业内的大公司和国有企业,其福利待遇抗风险能力更强,福利待遇也更有吸引力,这也成为多数金融界新人就业择业的首要考量指标。

  与金融界新人倾向于由小公司到大公司的“向上流动”不同,具备多年业务和管理经验的中高层金融人才,则更倾向于“向下流动”——小机构灵活的管理制度和股权激励计划更具诱惑力。

  “相比国有行和股份行,城商行不仅在管理机制上更为灵活,而其在薪酬和股权激励机制上的诱惑,更是已上市银行所无法比拟的。”一位去年由招商银行总行跳槽至某拟上市城商行的高管表示,一旦城商行上市,手中股权将成为一笔可观财富。

  目前,随着城商行上市预期的日渐升温,从国有行和股份行跳槽到城商行的人才已渐成趋势。此外,由传统银行跳槽至小额贷款公司、投资担保公司、支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成为中高层金融人才流动的最新趋势。 据《上海证券报》

【编辑:孟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