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农村存款只1/3用于三农 银行为何不贷款给农民 (3)

2012年02月06日 11:32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农村金融机构“偏农离农”,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记者调查发现,除农户抵押物不足外,农村资金外流和农村信贷资金不足是贷款难的主要因素。

  目前在农村,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信用合作社、新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在部分地区试点开办的村镇银行。此外,大量依靠民间借贷。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分别代表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三种类型。2006年底开放农村金融市场以后,进入门槛的降低使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主体日益多元化。而随着新农村建设和金融改革的深化,各地区相继出现了村镇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这些农村正规金融似乎都不自觉地遵循着‘偏农离农’的路径。比如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只是简单地把并不丰富的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城市,而对农村则缺乏支持。”华中农业大学陶建平教授说。

  目前,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主要供给单位是农村发展银行。而事实上,它只是将业务重点放在了粮棉油收购方面,真正供给“三农”的信贷资金数量很少,农业发展银行在县域以下并没有网点。

  而国有商业银行方面,特别是农业银行,一方面提高了贷款的门槛,一方面撤销合并了县以及县以下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纷纷将信贷业务转向了城市。4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从业人员逐渐精简,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数据显示,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

  比如湖北荆州,农行2003年在该市96个行政乡镇的营业网点覆盖率为100%,而2009年已锐减至41.67%,只有40个,一半以上的乡镇网点被撤销、合并。很多农区、贫困地区的乡镇, 除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外基本没有其他金融机构网点。农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农村信用社采用的商业化经营模式将从农村市场吸收的资金,向收益较高的或非农部门流动,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和农村微型企业则难以得到金融支持。本来就资金匮乏的农村地区,反而资金外流严重。2010年末,全国县域贷款余额12.3万亿元,在全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占比为25%左右。(杨宁)

【编辑:孟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