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网点暗访:“炒停售”变身限量促销(2)
![下一页 查看下一页](http://i8.chinanews.com/16/right1.gif)
![](http://i3.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png)
花招:
“炒停售”变种“限量”版
“我们公司的这款产品,过几天就要停售了,再不买就来不及了,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这句话经常从保险代理人口中说出。“炒停售”一度成为保险代理人的推销利器。借口新产品价格将上涨,或者高收益的产品将停售,保险代理人确实能多签几个单子。
去年6月,保监会发布的《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一旦发现有保险公司“以停止使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进行销售误导的”,保监会将责令其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限制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
而且,今年1月中旬,保监会颁布的《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再次重申,保险公司不得以停止使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进行宣传和销售误导。但是对保险公司借停售而误导促销的处罚相对减轻,由最高罚款50万元降至30万元。
这意味着以逐利为目的“炒停售”行为一旦被发现,将遭受严厉惩罚。但是实际上“炒停售”行为并未消失。在记者接触到的多位保险代理人中,其微博、博客上依然出现“某产品将停售,欲购从速”等营销用语。
2月27日,《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在工商银行网点内又从理财经理口中听到了关于“停售”的新变种——限量发行。
在记者询问可有保险产品在售时。工商银行的一位大堂经理将记者介绍给一位男性理财经理。该男士向记者介绍了两款中意人寿的两款保险产品——中意金元宝两全保险保障计划和中意吉祥两全保险B款保障计划。在介绍中意金元宝两全保险保障计划时,他强调该产品是限量发行的。该男士未佩戴胸牌,记者询问其是保险公司人员还是银行工作人员时,他答复说是银行工作人员。
有业内人士说,其实出现销售误导银行销售人员也有责任,其销售误导行为并不比保险公司少。
>金融频道精选:
![](http://i3.chinanews.com/2012/news/images/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