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欧债危机加速恶化 中国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2年06月04日 11: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对我国经济影响不仅仅只有不利方面,这其中还蕴含了许多机遇。因此,我国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消除不利影响,抓住机遇发展本国经济正是我们现阶段需要做的

  希腊因新政府难产,被迫决定在6月17日举行第二轮议会选举,其失业率高达22%,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关于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的恐慌情绪渐增。目前,我国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得到有效控制。在稳增长、促稳定的大环境下,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将不可避免的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这其中有好有坏,既有影响又存在机遇。

  四大不利影响

  就目前全球经济形式来看,希腊退出欧元区对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我国的不利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对外贸易下滑。欧盟是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假如希腊退出欧元区,欧洲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将大大提高,全球贸易融资可能受到很大冲击,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外部需求下降。同时,欧盟为保护本地区的实体产业遭受不可避免的损失,很有可能采取保护措施形成贸易壁垒,贸易纠纷也会因此增多。

  二、资本外流风险加大。欧债危机的影响正在不断升级,自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AA+,全球的风险偏好都处于下降通道,自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CCC,面临债务危机的国家债券都面临债券价格下挫,收益率上升,融资困难的难题。若希腊退出欧元区,我国面对资本流出的压力将加大,流入我国的“热钱”将会流出我国经济体系寻求其他获利机会,这将会带来人民币贬值风险和国内基础货币紧缩,提高国内融资成本。

  三、加大我国货币政策调整成本。希腊退出欧元区带给全球经济的恶性影响会大幅度打压大宗商品和奢侈品的价格,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成本加大,实行稳定我国现在复杂的经济形势的政策成本大幅提高。

  四、欧元资产大幅缩水。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虽然我国持有希腊债券数额并不大,但是我国持有总价值超过6600亿美元的欧元资产,若希腊退出欧元区,对欧元的贬值预期将大大提高,占中国外汇储备20%-25%的欧元外汇资产将面临着缩水风险,造成外汇损失。

  三方面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当然,希腊退出欧元区对我国经济影响不仅仅只有不利方面,这其中还蕴含了许多机遇,包括提升人民币地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促进产业转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等。因此,我国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消除不利影响,抓住机遇发展本国经济正是我们现阶段需要做的。

  一、加快外贸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扶持高薪技术企业的发展。在希腊很有可能退出欧元区的不利预期下,全球贸易增长速度都有下降的趋势,加快我国外贸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出口外贸萎缩,外贸产品竞争加剧成为当务之急。在出口增速下滑,贸易顺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财政政策应该加大结构性减税的力度,大力扶持具有发展潜力和高新技术背景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将失业劳动力引向仍需大量人力劳动的产业,解决产业整合升级带来的失业难题。

  二、货币政策应在稳增长、降通胀的大背景下加强微调力度。随着我国资本流出压力的不断加大,希腊或退出欧元区的预期会造成我国国内货币紧缩,融资成本上升。这对我国货币当局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提前预期经济走向,加强微调力度不仅能适应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也符合我国实行的稳健货币政策的宗旨。

  三、加强金融监管,保护国内金融市场稳定。欧债危机的不断加深让欧洲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骤然提高,银行资产萎缩、银行拆借市场和抵押市场交易量下滑趋势也会显现出来。那时再来加强对我国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为时已晚。逐步提升对我国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本风险监管力度,不仅能避免欧洲地区银行困境的“蝴蝶效应”,还能规范我国金融体系,完善金融市场法律法规,促进我国金融市场良性发展。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还应该密切关注我国A股市场和外汇市场,希腊或退出欧元区已经引发外围股市震荡,股市下挫趋势较为明显,若希腊决定退出欧元区,全球股市的看空预期可能并不会因此触底,很有可能发生新一轮下挫,受外围股市和外汇市场的影响,我国股市和外汇市场也很可能出现下挫和震荡情况,维护股市和外汇市场稳定成为重中之重。

  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抓住机遇,积极采取各项准备措施,未雨绸缪,对应付之后希腊或退出欧元区带来的影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据证券日报 彭玉镏 袁汝坤

【编辑:孟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