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即将走出监狱大门,或者虽未走进监狱,却在经历了错误人生路径后要重回正途的人来说,“回归”多少都曾让他们心存畏惧。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以及能否重新被接纳,都成为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解不开的心结。而在北京市朝阳区,一个名为“阳光中途之家”的新家园,被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形象地称为“回归社会征途中的人生驿站”。自从有了这个“驿站”,出监前,在监所内可以得到教育辅导;出监后,有法律培训和社会认知培训课程;解教前,还要参加警示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课程,使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在一步步的引导下,充满信心地走好新的人生路。
北京市朝阳区司法局局长荣容告诉记者说,“阳光中途之家”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经举办了24期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法制培训班,参加培训的579人无一重新犯罪。
步步衔接教育帮扶
帮迷途人找回人生路
对于老马来说,扎实的财务知识和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曾让他风光一时,一度掌管着公司“财政大权”的他,却因为卷入公司内部纠纷而无知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2005年,老马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一纸判决让老马的人生急速逆转。
2009年2月,狱内表现良好的老马获得假释,回到社区服刑。没几天,帮教干警通知他,要他到中途之家接受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
“阳光中途之家”,这个陌生的名字让老马心里打起了鼓:“刚刚才获得自由,难道又要对我们进行集中管理?”可当老马走进“阳光中途之家”的大门后发现,这里完全和他想象的不一样。现代化的建筑配着水池、假山装饰的庭院,整洁的楼道、宽敞的房间,还设有心理咨询室、美容美发培训室、餐厅、篮球场等教学、娱乐设施,特别是工作人员平和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无不让老马觉得自己走进了一个新的大家庭。
3天的培训中,老马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作社区矫正,自己应该如何进行矫正,也从老师的讲解中了解到了最新的社会政策、就业形势、法律常识等,让他对社会的基本形势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更明确的认识。除此之外,老马说,他还有了个意外的收获。
按照中途之家的要求,矫正和解教人员参与培训,必须在帮教干警的带领下,干警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正是在这种共同的生活中,让老马和自己的管教民警李和春成了朋友。“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我就和李警官聊,平时根本没机会说的心里话,聊着聊着就都说出来了,而且越说越近。”老马的感觉,李和春也同样有:“这种培训方式,让我们了解了矫正对象的真实情况和想法,心理更清楚今后应该如何开展工作了。”
今年8月份,老马即将解除矫正。几天前,他又一次来到了中途之家,接受解矫前的教育培训。老马告诉记者,这次培训中,一名跟他一样曾经服刑的人员现身说法,讲了自己如何创业的故事,让他觉得受益匪浅。老马说,会计他不想再干了,他要像课堂上讲的一样,开辟一条新的人生路。
职能延伸资源整合
推动工作良性发展
记者从朝阳司法局社区矫正与帮教安置科了解到,像老马一样的故事,在“阳光中途之家”每天都在上演。“阳光中途之家”的职能定位就是要为社区服刑、刑释解教人员提供释前辅导、法制教育、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临时救助等一整套的服务,帮助他们克服生存困难、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阳光中途之家”首先在矫正帮教工作上做到了监所内与监所外、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的“两个衔接”。一方面,关口前移,联合北京市监狱局出监教育中心,对所有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进行教育辅导,提前做好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另一方面,对所有新接收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主要讲授社区矫正基本规定和矫正奖惩规定,并通过社会认知性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当今社会的基本形势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促进其与社会顺利接轨。在此基础上,针对即将解除矫正、步入社会的社区服刑人员,中途之家还会举办解矫前的教育培训班,通过以案说法、现身说法等方式,开展针对性教育,强化他们的法制意识,并对少部分存在独自面对社会压力大、情绪紧张情况的学员,开展体验式的心理训练,以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
荣容告诉记者:“中途之家作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人员适应社会的缓冲带,通过心理辅导、法制教育、帮困帮扶、就业指导与培训等各种措施,帮助他们走出了因犯罪而导致的自卑、脆弱等心理阴影,解决了他们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等突出问题,有效提高了他们回归社会的能力。截至目前,在中途之家接受过教育服务的719人无一重新犯罪,目前全区现管的3747名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人员情况稳定。”
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借助“阳光中途之家”这一平台,公检法司各部门联合开展教育培训,民政局、红十字会为困难人员提供救助,劳动局提供招聘信息,卫生局为申请入住的人员提供免费体检等,有效密切了矫正帮教成员单位之间的配合。同时,通过聘请犯罪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专家学者提供理论支持,聘请心理咨询师在“阳光中途之家”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聘请职业培训老师为参加学习的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使各种社会资源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有效推动了矫正帮教工作的良性发展。
3天的培训中,老马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作社区矫正,自己应该如何进行矫正,也从老师的讲解中了解到了最新的社会政策、就业形势、法律常识等,让他对社会的基本形势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更明确的认识。除此之外,老马说,他还有了个意外的收获。
按照中途之家的要求,矫正和解教人员参与培训,必须在帮教干警的带领下,干警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正是在这种共同的生活中,让老马和自己的管教民警李和春成了朋友。“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我就和李警官聊,平时根本没机会说的心里话,聊着聊着就都说出来了,而且越说越近。”老马的感觉,李和春也同样有:“这种培训方式,让我们了解了矫正对象的真实情况和想法,心理更清楚今后应该如何开展工作了。”
职能延伸资源整合
推动工作良性发展
记者从朝阳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与帮教安置科了解到,像老马一样的故事,在“阳光中途之家”每天都在上演。“阳光中途之家”的职能定位就是要为社区服刑、刑释解教人员提供释前辅导、法制教育、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临时救助等一整套的服务,帮助他们克服生存困难、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阳光中途之家”首先在矫正帮教工作上做到了监所内与监所外、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的“两个衔接”。一方面,关口前移,联合北京市监狱局出监教育中心,对所有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进行教育辅导,提前做好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另一方面,对所有新接收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主要讲授社区矫正基本规定和矫正奖惩规定,并通过社会认知性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当今社会的基本形势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促进其与社会顺利接轨。在此基础上,针对即将解除矫正、步入社会的社区服刑人员,中途之家还会举办解矫前的教育培训班,通过以案说法、现身说法等方式,开展针对性教育,强化他们的法制意识,并对少部分存在独自面对社会压力大、情绪紧张情况的学员,开展体验式的心理训练,以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
荣容告诉记者:“阳光中途之家作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人员适应社会的缓冲带,通过心理辅导、法制教育、帮困帮扶、就业指导与培训等各种措施,帮助他们走出了因犯罪而导致的自卑、脆弱等心理阴影,解决了他们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等突出问题,有效提高了他们回归社会的能力。截至目前,在阳光中途之家接受过教育服务的719人无一重新犯罪,目前全区现管的3747名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人员情况稳定。”
本报记者李松黄洁
参与互动(0) | 【编辑:邓永胜】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