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对网络举报规范管理 网民举报纳入线索来源——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法治新闻

重庆对网络举报规范管理 网民举报纳入线索来源

2010年07月22日 08:45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21日出台了《网络举报(控告、申诉)信息处置试行办法》。据悉,这是重庆市检察院首次将各大论坛的举报(控告、申诉)信息作为举报的重要线索来源,进行规范化管理。

  在检察机关以往的做法中,案件线索来源除了办案人员在侦办案件过程中自行发现的线索之外,主要包括举报中心通过电话、来信来访接收到的举报线索,其他单位移送,上级检察院交办的线索等。对网民散见于互联网各大论坛的举报线索没有纳入视线。同时,对检察机关如何从网上收集举报线索,如何处置网上举报、是否需要进行网上回复等问题,也无明确规定。

  “办法全面详细地规范了对网络举报、控告、申诉的收集、处理、回复工作流程以及问责程序。”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新闻发言人雷万亚说。

  该办法规定,相关业务部门在接收举报、控告、申诉信息后应当于3个工作日内,经分管检察长同意后,将分流去向或初步处置情况反馈给网络信息管理机构(人员),并根据办理进程反馈最终的处理结果。市检察院转给相关分院或基层检察院办理的举报、控告、申诉信息,相关检察院应经本院检察长同意后,于3个工作日内,向市检察院网络信息管理机构反馈基本的处置情况。 记者徐伟通讯员陈萍

  相关报道

  近日,网友们惊喜地发现,ID——“重庆检察”又现身网络社区天涯论坛,在天涯重庆公开回复网民70余次。

  “重庆检察”是何许人?为什么频频现身网络?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新闻发言人雷万亚今天在此间透露,“重庆检察”并非专属于某个人,而是该院专门负责在网络上收集、反馈信息的一批人,代表重庆市检察机关发布官方声音。

  雷万亚说,截至7月20日,重庆市检察机关已通过互联网收集到涉及举报和申诉信息34条/次,其中,有11次是实名举报(控告、申诉),涉及网民对检察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的有8条。

  阳光检务推出“重庆检察”

  在互联网时代,网上举报、投诉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反映问题、表达意见的一个重要渠道。

  雷万亚说,在这样一种时代大背景下,如何运用互联网这个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强化检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更好地履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责,已成为检察机关的一个新课题。

  去年以来,重庆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阳光检务”的新模式,着力打造了“点、线、面”相结合多维立体的“阳光检务大平台”。

  “一个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注册官方ID——‘重庆检察’网络流动服务站。”雷万亚告诉记者,从今年5月开始,重庆市检察院开始尝试推出“网络问政”新方式,就是在天涯等各大论坛上注册ID——“重庆检察”,并将此作为全市检察机关的网络流动服务站,与网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形成“网络问政”、“网络监督”、“网络反腐”的新体制。

  挖出多名官员受贿窝案

  今年5月,ID——“重庆检察”在天涯论坛上收集到一条举报线索。经初步调查,从中发现一系列有价值的线索,很快挖出某县多名领导干部受贿窝案,其中还涉及一名副厅级干部。

  雷万亚讲述了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5月26日,“重庆检察”发现了一篇题为《工厂搬来一个月千公斤鱼全死光》的新闻报道,反映渝北区齐心村21社村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于是及时收集下来转至相关的渝北区检察院。

  6月1日,渝北区检察院向渝北区环保局发出检察建议书,提出3点建议:对鱼塘进行水样检测;责令位于鱼塘上方排污水的工厂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责令排污工厂进行排污整治并对污染的鱼塘进行治理。

  6月18日,渝北区环保局将处理情况回复渝北区检察院,经过多方努力,这起环境污染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大大拓宽举报渠道

  从网上举报的形式上看,通常的做法是“定点”收集网络举报线索,即检察机关公布网址,让网民进入公布的网址进行举报。

  雷万亚解释说,这次出台的办法有一个创新点是:专门对通过“流动服务站”ID——“重庆检察”收集网络举报、控告、申诉信息作了很明确的规定。明确要求相关机构和人员要每天对互联网进行巡检,主动从各大网站及其论坛中收集举报、控告、申诉信息,从而有效拓宽了举报、控告、申诉线索的来源。

  据介绍,重庆市检察机关还建立了以法律监督网为主体的三级互联网,专门设置了“网上举报”栏目,通过互联网面向群众收集举报线索。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共接受群众举报、申诉1300多件,网站点击率已达到1000多万人次。

  本报记者徐伟本报通讯员陈萍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