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法治新闻

广西通报今年扫黄打非大案要案 涉及传销网上卖淫

2010年12月28日 14:21 来源:广西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2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年“扫黄打非”工作情况。会上通报了今年查办的10件大案要案,涉及传销资料印刷、“六合彩”资料销售、手机网站涉黄、利用QQ网上卖淫等新型违法犯罪行为。手机互联网市场成为与出版物市场同样重要的“扫黄打非”阵地。

  出版物扫黄抓印刷源头

  海关严堵盗版

  据不完全统计,1~11月,全区共检查出版物企业、摊点78081家/次,检查印刷复制企业117561家/次;取缔或关闭出版物市场(摊点)1829个;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和侵权盗版制品178万多件。

  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局长、自治区“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副组长邓纯东介绍说,对非法出版物的封堵以查源头为主,各种印刷复制企业是监管的重点。今年仅迎世博和亚运期间,就检查印刷企业1110家、出版物市场及店档摊点2920家,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864册。

  自治区工商局对辖区内出版物经营户、报刊亭、地摊等场所进行严格清查。共清除非法性用品广告、性病治疗广告等淫秽色情和低俗小广告一万多件。南宁海关今年共查获各类违禁印刷品、音像制品6454件,其中反动类3214件(含邪教类279件),散发性宗教类1908件,非法出版类72件。

  网络“扫黄”加强日常监管

  力推手机实名

  手机互联网已成为我区“扫黄打非”的主战场。今年1~11月,全区共取缔或关闭非法网站(含域名、IP地址)315家,关闭有害栏目221个,整治违法违规网吧184家;过滤封堵和删除网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23万多条。

  据介绍,对手机网络的“扫黄”重在清理其背后的利益链条。广西通信管理局发文督促各基础电信企业自查自纠,规范企业运营行为,在全区大力推行手机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对于“响一声电话”和垃圾短信监管投诉难的情况将得到转变。

  网络涉黄的查办力度也在加强。今年共查处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案件34起,包括刑事案件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4人。有6个犯罪窝点被捣毁,3个犯罪团伙被打掉,全区新媒体信息传播环境得到净化。

  新型案例备受关注

  涉及传销、网上卖淫

  会议通报了今年10件“扫黄打非”大案要案情况,其中传销书、地下“六合彩”、QQ卖淫等案例较为突出。以下为部分案例:

  案例一:传销书在书店公开卖。今年1月至4月,王曙辉伙同王代贵使用王彬、王杰假身份证,打着宣传北部湾开发旗号,骗取了广西人民出版社书号,出版关于“资本运作”等传销内容的《北部湾集结号》一书,用于欺骗他人加入非法传销。该书在深圳市顺帆达印刷有限公司等4家印刷企业非法印制了10.5万册,全部运往北海、南宁等地散发。其中40073册非法批发给广西南宁市新华书店、北海市新华书店等5家书店进行销售,经营额达1720万多元。涉案嫌疑人于8月9日在北海市被捕。此案近日将在南宁市兴宁区法院宣判。

  案例二:“六合彩”资料狂印上万份。今年4月,玉林市端掉了专门印制销售“六合彩”资料的窝点。该窝点仅靠两台复印机就狂印“六合彩”资料两万份之多。嫌疑人温某当场被抓,两名主犯在逃,公安部门正在追逃之中。

  案例三:电器店复刻盗版碟。2009年7月,北海市突击检查合浦县某电器店,发现涉嫌盗版DVD、VCD、CD光盘15万多张,其中有2000多张淫秽光盘。该店的复制刻录设备等相关证据被当场查扣。当事人于今年1月领刑3年,并处罚金1万元。同样因制售盗版、淫秽光盘被查的还有灵山县的周晴和音像店,该店有涉嫌盗版音像制品3981张被处1万元罚款并吊销了经营许可证。贵港一流动摊点也因售卖黄碟被查,一辆装载了10多箱共3337张色情光盘的面包车被当场查扣。嫌疑人彭某已被警方拘留。

  案例四:手机网吧传淫被查。贵港市的蒙某因向手机网站上传淫秽色情信息被捕。他们的作案工具仅是4台电脑、1台服务器、1套解制解调器以及1个移动硬盘。其用于传淫牟利的银行卡被作为作案证据。同类型案件还有梧州市的邝某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信息案、邓某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物品案。邝某被刑拘,邓某被逮捕。玉林市陆川县的“超音速”网吧也因利用网吧服务器传播淫秽信息被立案。6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网吧老板林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案例五:利用QQ组织女生卖淫。钦州市的银某等人从2009年至2010年5月期间,在各个学校内物色女学生,然后利用QQ等网络工具,在网络上组织介绍女学生卖淫,并从中获取报酬。今年7月,犯罪嫌疑人银某和符某落网。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