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劳动监察面“小马大车”之困 少罚不罚成潜规则

2011年02月28日 12:0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劳动执法过程中,曾出现一个市委副书记因2000元的处罚来为企业“打招呼”;个别县居然规定劳动监察处罚超过2000元的,要向县委书记、县长汇报

  “你好,我们是昆明金魔方教育培训实验中心的员工,从2010年4月至2010年12月先后进入公司工作,公司至今没有跟我们签订劳动合同,也没给我们购买五险一金,恳请你们对此事进行处理,帮助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这是昆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在今年1月下旬收到的一封匿名举报信。

  昆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副队长殷耀称:“我们每年都要收到大量的劳动者投诉举报,并通过劳动执法成功维权。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劳动监察的社会认知度还不高,很多劳动者还不知道通过劳动监察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没听说过”,“不知道”,“不太了解”在记者进行的随机调查采访中,大多数市民对劳动监察知之甚少。很多市民表示,当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发生劳动纠纷时,通常会采取信访、诉讼、仲裁或找媒体等方式来维权,而劳动监察很少被提及。

  殷耀认为,目前劳动监察认知度不高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劳动监察力量还很薄弱。“我们现在的人员连处理日常监察和专项检查都处理不过来,群众举报投诉更是疲于奔命。如果认知度再高点,举报投诉案件再多点的话,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针对劳动者反映的劳动监察认知度低、执法弱化等问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深入到云南的省、市、区三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构进行了采访调研。

  “小马拉不动大车”

  “劳动监察队伍就像一匹小马,而劳动监察任务却像一辆大车,小马拉不动大车啊”,说起当前劳动监察的现状,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黄国刚显得有些无奈。

  黄国刚介绍,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规定,劳动监察部门主要履行6项监察职能,包括对用工单位的劳动执法年审、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大要案监察、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及举报投诉调查等。

  “每年12月开始就要对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进行专项检查,一直要持续到春节前结束;春节过后大量劳务人员返城,就要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顿的专项检查;7月、8月,主要对小煤窑、小矿山、小采石厂、小冶炼厂等‘四小’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因为这些地方用工极不规范,强迫劳动,使用童工、智障人员等问题时有发生”黄国刚指着日历给本刊记者一一讲述每年必须要做的重大专项监察任务。

  “这些年,个体工商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劳动监察执法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劳动者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劳资纠纷矛盾日益突出,重特大、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增加,劳动监察接到的举报越来越多,我们的工作强度不断加大。”黄国刚说。

  然而与劳动监察工作量不断增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劳动监察队伍却很薄弱。据黄国刚介绍,目前云南专职劳动监察人员仅601人,全省劳动监察机构只有147个,仅覆盖到省市县三级和个别乡镇。

  “五华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只有5个人,但过去一年仅接到的投诉举报案件就有800多件,再加上其他专项检查、突发群体性事件等,平均下来每人每天都要处理一两个案子。尤其是春节前,因劳资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比较多,我们就像是救火队员一样到处跑。”昆明市五华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大队长赵云表示。

  作为昆明市的主城区,五华区劳动监察人员不足与监察任务重的矛盾尤为突出,平均1个专职监察人员要对应8000个用人单位,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办案质量也难以保证。

  “现在我们的思路是将监察工作重心向下移,让劳动监察机构覆盖到乡镇社区,但是面临的一个困难是,基层劳动监察机构的人员编制问题难以解决,即使已经设立的劳动监察机构,劳动监察人员也只是兼职的。除了劳动监察职责外,还兼着信访、仲裁、工伤认定等少则2项,多则五六项职能,执法能力很弱。”黄国刚说。

  “不但人不够,钱也不够”,黄国刚表示,劳动监察部门每年至少有三项专项检查,历时约半年,需要发放大量的宣传材料,这需要经费;基层劳动执法要深入偏远地区,车辆使用维护成本非常高,需要执法经费,但现在除了个别市县财政给予劳动执法一定的经费外,大多数地方都没有专项的劳动执法经费,劳动监察难以开展。

  五华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张龙泉以前是派出所的民警。说起劳动执法,他最大的感受是缺乏强制性手段。他说:“警察在办案时,有搜查、控制人身自由等很多强制手段。但劳动监察没有,主要是靠被调查单位配合,有些用人单位对监察执法拒不执行,有些用人单位则想方设法拖延时间,明知如此,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调查取证非常困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