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维修工导演车祸骗保演砸 律师:骗保最高判10年

2011年03月23日 09:48 来源:红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造假过程

  13:30:30 比亚迪和丰田一前一后缓缓驶向车库出口。

  13:31:01-13:31:38 两车分别在车库出口处掉头,此时,丰田的引擎盖明显凸起。

  紧接着,两车在七八米外一处空地一前一后停下。

  13:32:03 比亚迪上下来一人指挥,丰田倒退了几米后径直撞向比亚迪尾部。(见图①)

  13:32:46 两车发生第二次碰撞,随后,丰田车旁一名男子打电话报案。(见图②)

  进修车厂的车怎会在住宅小区里发生交通事故?原来,是修车工驾驶进厂维修的小车在“做现场”骗保!3月10日,长沙桔香鑫城的地下车库附近就发生了这样一起骗保事件,幸有监控相助,保险公司很快发现了骗子的伎俩,车主无奈接受退赔。保险业内人士揭开车险理赔骗保黑幕:修车厂假造现场骗保。

  【疑点】

  “车祸”理赔现场疑点重重

  3月10日下午1时40分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的理赔中心接到报案称,长沙市雨花区桔香鑫城小区地下车库出口处发生一起车祸,一投保的比亚迪在上坡时发生倒滑,与后方一辆丰田相撞。

  接警半个小时左右,理赔中心员工小李赶到了现场。此时,2辆事故车已摆在了车库出口外的通道上。比亚迪尾部和丰田前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然而,细心的小李发现了几个疑点:

  第一,两辆车的司机均不是车主;第二,比亚迪的司机称,他是在熄火的情况下往后滑撞上了丰田。然而,正常情况下,车辆熄火后的滑行速度应该很慢,丰田车前部的损失不会这么严重;第三,比亚迪的撞痕最高处为55厘米,而丰田前部的撞痕最高处达85厘米,两者不能吻合。

  【造假】

  在人指挥下两车“撞”了两次

  诸多疑点浮出水面,小李立即打电话向公司疑案调查组报告,随即公司反馈,投保的比亚迪曾于今年3月5日和3月8日分别报案2次。“10天之内报案3次,这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了。”小李说。

  事后小李查看了小区物业的监控,发现事发前后都没见比亚迪和丰田开出车库。为巩固两车合谋造现场骗保的证据,小李又来到桔园派出所治安岗亭的监控室查看,果然,监控记录了两车制造假现场的全过程——两车先是一前一后从一个车库缓缓驶出,然后分别在车库出口处掉头,当两车在一空地上停好后,从比亚迪上下来一人指挥,丰田倒退了几米后径直撞向比亚迪尾部,然后是第二次碰撞……

  调出监控后,人保财险疑案调查组的组员要求两车司机一起去派出所一趟,两名司机没有回应,两辆事故车随之也驶离了小区。

  【黑幕】

  理赔员保险员也会参与骗保

  “我们人保财险每天大约要接到300起车险报警,其中约有90起存在疑点。”说起车险骗保,人保财险理赔中心何毅表示,假造现场骗保的案件越来越多。根据调查,3月10日在桔香鑫城伪造现场骗保的两名司机均为树木岭某汽修厂的员工。

  何毅说,一般来说,以汽修工和保险公司内部员工为主的中介人成了诈骗车保的执行者,“修配厂经常主动向车主提出给予免费修车的优惠,一般情况下,车主大都会同意,这就造成了很多低保高赔的情况。”

  另外,何毅说理赔员、保险员与人内外勾结骗保的情况也有。一般通过这样两种方式运作——第一,客户报案后,业务员勾结汽修工,加装旧件故意碰撞夸大损失;第二,车主在发生事故时未买保险,找保险员购买保险后,故意在原来部位碰撞,制造假现场。

  提醒

  48小时内报案就有机会获赔70%

  何毅说,很多情况下,车主是受到了中介人的蛊惑而走上骗保之路。“绝大多数情况是,车主不知道车子是在何时何地受损的,更不清楚这种情况如何向保险公司报案,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而造假骗保。”

  在何看来,这中间存在一个“误会”。“其实,只要车主在事发后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并能提供一些证明事故的材料,就能获得70%的赔偿。”这些证明包括公安机关的视频或文字材料、目击者的叙述、车主自己拍摄的视频等。

  律师说法

  骗保2000元就构成犯罪

  本报首席律师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陈平凡告诉记者,很多伪造现场骗保的车主都对“保险诈骗罪”不以为然,殊不知,我国《刑法》中有明确规定,诈骗金额达2000元,就犯了保险诈骗罪。“诈骗金额高于20万元或情节特别恶劣的,甚至能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此外,车主如果在中介人的怂恿下骗保,除承担法律责任还有经济损失。因为车主每年应交的保费与上一年的赔款次数和数额挂钩,两者是成正比的。如果车主有骗保的不良记录,还将被保险协会列入黑名单。(三湘都市报 王为薇 刘桓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