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盗墓人至少有10万人”。近期,这样一种说法在网络上流传。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法制日报》记者就文物犯罪热点问题与公安部刑事侦查局调研员卫永顺进行了对话。
记者:社会上流传的我国职业盗墓人至少有10万人,是真的吗?
卫永顺:我们认为这一数据不可靠,没有任何依据。公安机关没有发布过,我也咨询过国家文物局,他们也不认可这一数据。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盗墓盛行一时,但随着公安机关和文物保护部门持续严厉打击,全国文物犯罪案件大幅度下降,近几年来,发案形势趋于平稳。
记者:全国公安机关文物犯罪年立案数在千件左右,这与老百姓“文物犯罪泛滥”的感觉有些冲突。特别是走私文物案件数,好像少得有些出人意料。
卫永顺:老百姓觉得“文物犯罪泛滥”,可能是大家比较关心文物安全,发生文物犯罪后,长期聚焦所致。当然,实际犯罪量肯定是多于立案数的,比如一些田野文物被盗掘后,未必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也未必报案。正如你说的,每年走私文物案件数肯定远不止一两件,只是犯罪隐蔽尚未被发现。
记者:刑法修正案(八)取消文物犯罪死刑,对打击文物犯罪是否会有影响?
卫永顺:死刑对文物犯罪分子有一定的震慑作用。我们担心,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文物犯罪惯犯可能会更加肆无忌惮,更加疯狂地作案。对此,公安机关将积极应对。
记者:当前打击文物犯罪法律层面有何阻碍?
卫永顺:期待两高对文物犯罪出台新的司法解释。老司法解释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已不适应当前打击犯罪的需要。比如非正规渠道购买了出土文物,说用于收藏,这一行为是否违法?如果不打击,则给倒卖畅通了渠道。记者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