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内江市中区永安镇桥板凼村发生一幕:三名男子(包括桥板凼村村主任谭江)为了给长辈“找面子”,强迫一名有11周身孕的妇女(李雪莲)下跪“道歉”,并对其拳打脚踢。(4月17日《华西都市报》)
赵本山有部影视作品叫《别把村干部不当官》,而今的桥板凼村村主任谭江俨然就是一位“霸官”,官位不高,可官气十足、官威凛然、官架不小。仅仅因为公共汽车急刹车使售票员不慎踩到其父的脚,引发小口角,就触怒了“官威”:小小售票员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就可以把打到下跪道歉为止。
如今有些村干部,就是怕别人看不出自己的“官样”“官气”。正如谭主任之流,一人当村官,全家受荫庇。谭父作为一个老年人,之所以火气足、肝火旺,是因为有当“村官”的儿子作后盾;谭主任之所以面子大、底气足,是因为有一顶“村主任”的“官帽”撑着。群众常用“官小脾气大,官小搞头多”来形容谭主任这类村干部。近年来出现的“我不贪污,当官干啥”等村官雷语,以及频频出现的“小官大贪”、“村官损农”、“村官乱为”等现象,就是最好的佐证。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究其因,大致有四点:
一是因为随着国家撒向农村各种支农资金、惠农项目多了,当村干部既管着资金、又负责项目建设,加上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监督乏力,村干部“捞油水”、“谋私利”的机会增多。
二是因为农村修房办证、申请低保、领取补助等事项,均由村干部代办,群众办事就得“求”村官、“麻烦”村官,不少村民为了及时便捷办成事给足了村官的“面子”,养出村干部的“官气”。
三是因为村官特别是村委会成员的任免要经村民大会,即使村官有“问题”、有“毛病”,因组织召开村民大会程序很繁琐,只要不像谭主任那样捅大娄子、出大问题,不少地方经常是“争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发展蔓延,助长村官们的不良习气。
四是当前村干部的监管主要来自于村民本体的自然监督、家族宗族的天然约束和传统伦理道德的口碑监督,在经济迅猛发展、信仰极度脆弱、利益格局重大调整的特殊时期,这些监督容易被异化和弱化,从而滋生了一批鱼肉乡里的腐败“大鳄村官”。
其实,就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而言,村干部名义上虽然不是“官”,但实质上却具备“官”的身份和职权。一方面,村干部负责着政府管理村民和村务的延伸职能,在群众眼中是当然的“官”;另一方面,各地在村干部待遇上一提再提,百般优待,在前途上不少地方采取定向考录、定向公选等方式,把村干部作为乡镇干部补员的渠道之一,搭建了成长为“正式官”的平台,村干部在政治范畴上属于“预备官”。
如果村干部在行权时就把自己当作“官”,在自我要求、担责受管时就把自己当作“民”,岂不成了蝙蝠式的“禽兽双栖”——以利为方向随时选择变化自己的身份?
笔者以为,既然村干部的“官”化倾向明显,那么监管也应向党政干部管理“靠近”。因此,要想杜绝“小官大贪”、“村官乱为”,就必须重新定位村干部的管理,从政治架构上寻找突破,在提高任职待遇、保证工作必须的同时,可把村干部的任免纳入“党政干部”序列,探索村干部任免的考核任用、定期交流、异地任职等办法,让村干部“流动”起来。另外,在村干部的监管上,可将其纳入“整饬吏治”的范畴,与党政干部同管理、同监督、同法纪,作为预防腐败、打击腐败的重要群体,加以教育、提醒、监督和惩处,这才是标本兼治的良策。(潘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