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泼河镇居民匡元秀老人,其女婿无故被人用钢筋棍打断了右腿,为治疗已耗尽所有。为了给女婿讨要医疗费,老人便在土地庙里供奉县长图片。这被县委宣传部人士认为是“人身侮辱”。
面对此事,我估计网络上会有两大“主流”派:一是口诛笔伐派,指责当地官员不接“地气”,痛斥“官员不为民当家做主”之类的;二是理性解释派,对老人供奉照片辅以“为民造福者,方得百姓生祠供养”说明。而我关注的,是供奉照片思想之根源——背后所隐含的“人治”情结。
发帖人还原老人的话说“光山县县长文宗锋是出了名的包青天,为官清廉正直,常为老百姓伸张正义,深得老百姓的信任和爱戴。但是老人身体不好又晕车,且文县长工作繁忙,只有在此跪求,让其在百忙之中过问此事。”言外之意,老人既没想着走法律渠道找回公道,也没打算找民政部门解燃眉之急,而是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了 “县长”大人身上,这是典型的“人治”思想在作怪。
这种“领导一关注,问题就解决”的思想,为何如此牢固地刻在了一位淳朴老人的心里,甚至高过了尊严至上的法律,没过了对口管辖的政府部门?这显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在老人看来“是马上办还是缓一缓再办,就是领导一句话的事”早就成了“铁律”。
事实上,这“铁律”说到底就是一种“经验之谈”,是某些地方不“依法办事”而“依人办事”的习惯造成的心理印象。此案中老人的做法也只是印证了“人治”的规律而已,说白了,有“人治”情结的不是她一个人,而是很大一批人。但显然,“人治”本质上是通过伤害程序正义来达到实质正义的。而当公众认为行政部门人员尸位素餐、法律无法保护自己;执法者不尊重、信仰法律而只学着“跟风站队”向“领导”看齐、不为公众着想时,整个社会是没有安全感可言的,也是可怕的。
眼下看来,“供奉求助”暴露出来的老人的无助无奈固然令人心痛,但其行为隐含的“人治”情结则更令人揪心。什么时候各政府部门能够谨守自己的本分,“民之所乐,我则遂之;民之所苦,我则除之”,依法办事;什么时候“领导重视”这样以牺牲程序为前提的行政运作退出了历史舞台,让“法治”彻底战胜了“人治”,于公众和社会而言,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效率和公平。
(河北 崔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