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母子因借条被告上法庭 经6次笔迹鉴定辨真假

2011年05月24日 10:22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母子因借条被告上法庭经6次笔迹鉴定辨真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借条官司

  六场笔迹鉴定辨真假

  因一张12万元借条,76岁的方婆婆与儿子宋涛被告上法庭。

  围绕“借条”真假,方婆婆打了4年官司,其间展开6场司法鉴定。

  记者昨日获悉,这张借条经武汉市中院终审判决“倾向于伪造”,出示借条的“债方”高先生需承担鉴定费、案件受理费2.8万元。

  2007年6月,家住洪山鲁巷的方婆婆收到一张12万元借条复印件(如图)和诉讼传票:儿子宋涛向某公司的高先生曾借款12万元,并由母亲方某证明,此款一直未还。但按照方婆婆的说法,儿子绝没有借过这笔钱,“借条是伪造的”。

  法院开庭,借条的真假成为庭审焦点,拥有资深文检资格的专家,相继对借条上的笔迹展开鉴定:

  第一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结论为:笔迹与当事人基本一致。方婆婆不服,申请另作鉴定。

  第二次,湖北中真司法鉴定中心结论为:笔迹模仿痕迹严重,属伪造。出示借条的高先生不服。

  第三次,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结论为:不存在伪造。2009年5月,洪山区法院一审以此结论为依据,判决方婆婆母子败诉,须偿还12万元借款。方婆婆不服,提起上诉。

  第四次,湖北三真司法鉴定中心结论是:笔迹字数过少,退回。

  第五次,北京明正司法鉴定中心结论:倾向不是一人书写。这个是似而非的结论,让案件无法审理。

  第六次,武汉市中院遴选省高检、省警官学院、武汉市公安局三名资深文检专家,联合会检,结论是:笔力着力较重,墨水较浓,有的运笔动作该交代的没交代清楚;显微镜观察字迹有形快实慢、抖动、停顿、弯曲等现象,倾向伪造。

  此次鉴定时间是去年12月20日,鉴定结论被武汉市中院采信。考虑到并无其他直接证据证明高先生提供12万元借款,武汉市中院于今年4月25日终审判决,方婆婆母子胜诉。

  官司余音

  高先生称“借条真实”

  借条官司终审有了结果。但记者采访官司双方,各有说法。

  方婆婆:我和老伴,为儿子的这件烦心事奔波4年,现终于讨回清白,粗略算来前前后后花了不下10万元。最辛酸的是,一审宣判时,老伴心绞痛复发倒地,撑一年多后离世,临走前念叨的还是借条官司。现在官司赢了,可以告慰老伴九泉之下安息。

  高先生:借条是绝对真实的,但弄不懂这么高级的笔迹鉴定专家,却没法得出统一结论。我会考虑重新搜集借款的证据,重新提出申诉。

  专家说法

  笔迹鉴定,书写习惯最关键

  国内知名文检专家、湖北警官学院文件检验鉴定中心主任涂丽云教授介绍,笔迹鉴定是一项融语言学、心理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的边缘科学,并非一些人认为“只凭字迹外形判断”那么简单,“更多的是建立在对书写习惯的判定上,因为一个人长期的书写习惯往往非常稳定甚至保留终身。”

  事实上,涂丽云参与了该案的最后一次专家会检。她说,之所以作出倾向性而非确定性结论,原因在于检材样本有限,至于如何采信取决于法官。不过,以她30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看,文检得出倾向性结论的情况并不多见。

  同一张借条,不同的专家鉴定结论何以截然相反?涂丽云教授称,主要是检验人员认知上存在偏差,或仪器设备受限,“在多种鉴定结论打架情况下,法官会根据鉴定机构和人员资质、经验、公信力、仪器设备先进程度等,作出采信判断”。(楚天都市报 记者 刘春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