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9日,呼和浩特第一毛纺厂家属区的公厕内,一女子被强奸杀害。18岁的青年呼格吉勒图前去报案后被认定为凶犯,随后被枪决。9年后,另一名叫赵志红的人主动供认自己是该案凶手。这使得李三仁、尚爱云夫妇更加坚定地认为儿子是被冤枉的。
然而,呼格吉勒图案的主要“侦破”领导人、时任新城区公安局副局长的冯志明在近期又获升迁(详见本报5月24日a7版报道),这消息再次刺痛了李三仁夫妇的神经……
他和她,
人到中年
爱子被执行死刑
留下几多谜团
为求说法
还要坚持多久?
呼格吉勒图的父母至今仍在为讨回儿子“一个清白”而奔波
■悟语
没有如果的如果
在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
如果,仅仅是如果,呼和浩特第一毛纺厂家属区公厕的奸杀案是在2011年发生,而不是1996年,呼格吉勒图会不会免去一死?
作出这种假设,是因为就在这个5月,我国法律界发出的两个信号。
第一个信号,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自今年5月1日起,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将不会再判处死刑,我国死刑罪名将由68个减至55个。有专家指出,这是1979年新中国刑法颁布以来第一次削减死刑罪名,凸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权的保障。
另一个信号,则是最高人民法院在24日发布的《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10年)》中指出,要严格掌握和统一死刑适用标准,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最高法在报告中称,要“努力使复核的每一起死刑案件都经得起历史、法律和人民的检验,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生命权这一最基本的人权”。而且为切实保障死刑案件程序公正,坚持死刑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
我们的社会一直在进步,如果拿今天作出的改变去审视15年前的案件,未免会有偏颇。然而人死不能复生,呼格吉勒图已经被执行枪决。我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些年里,呼格吉勒图的父母是怎么过来的?每念及此,进步带来的喜悦,也难免捎带上几分心酸。特别是直到现在,呼格吉勒图案的真相仍然存疑。
当生命逝去,任何的“如果”,都只是设想。只因为,时光不会倒流,对每个人来说,生命都只有一次,不可能重来。
我们不能设想“如果呼格吉勒图案发生在今天”,这太不现实。但我们可以说,如果法律沿着这样的轨迹发展下去,会不会少一点悲伤,不应有的悲伤。·彭浩·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