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河南洛阳推行行政问责中出现尴尬一幕:两名作为领导干部被问责免职的“环卫队长”,竟是普通环卫工人。洛阳有关部门证实,涧西区、瀍河回族区上报的个别被问责人员身份不符,存在虚拟和混淆职务后予以“免职”的造假行为。
对于国家公职人员来说,权责从来是统一的、对等的,有权就有责,有多大的权就有多大的责。这是为了避免权力滥用和官僚主义,促使行政管理者认真履行职责,切实为民众服务,真正对群众负责。问责的目的不仅仅是追究责任,更是为了预防问题、解决问题。在各种事故发生后,对有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既是为了惩戒当事人的渎职或失职,也是要让更多的人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然而,有问责,就有人想方设法逃避问责,例如“虚拟职务”、把普通工人当作领导干部的替罪羊。这种假问责、真顶责的做法严重削弱问责效果。有的领导干部出现失误时,或轻描淡写地作个检讨,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找替身顶罪,却很少受到实质性的追究和处罚,让问责制在执行中异化走样。在类似的“替罪羊式问责”事件中,我们不妨冷静思考,如何通过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把政府及官员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如何弥补程序缺陷、工作漏洞,让行政问责制更加健全。而对被问责找“替罪羊”的行为,更要严厉惩处。(廖水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