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网曝温州公管处“世袭招聘” 15人确为领导亲属(2)

2011年05月29日 10:2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回应与反思)温州市交通局表示将尽快公布调查结果 “世袭招聘”积病亟待根治

  对于直系亲属参与招聘的情况,林光夫的解释为:“这个不能说明问题,他们从小在父母耳濡目染下,立志报考交通系统,所以考上的人比较多,也是可以理解的。”

  温州市交通局近日在网上发表声明,表示对网民反映的问题非常重视,已经成立调查开始工作,对网络上所声称的人员名单将逐一进行核查,一有结果,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温州市交通局新任局长黄荣定及副局长徐锦栋均表示,对于调查结果,如果属于正常途径进来的,还干部职工以清白;如果属于徇私舞弊、违纪进来的,按照党纪政纪规定,该解聘的解聘,该辞退的辞退,该问责的问责,该处分的处分,绝不心慈手软。

  网民“不知不觉”质疑:“根据公管处和人事局的说法,这些领导干部子女入职都是符合规定的,个别情况大家都能理解,但26个里面直系亲属就有7个,还不算上旁系亲属和七绕八绕拉上关系的,这比例也太高了吧?”

  相关专业人士表示,看似合情却不合理,难免会引发网民普遍质疑。如果通过公开考选,却依然用权力决定入职与否,“老子英雄,儿子加分”,或者用“萝卜招聘”直接占“坑”,这都挑战了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平,必然引发极大的社会争议和反感,更有悖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位网民说,滥用权力导致入职“世袭”的人事不公挑动了大众的神经,政府理应查明真相。

  有网民建议,一方面政府应该严肃处理违法人员,改革人事弊端,以防再犯;另一方面,应该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扎紧制度“篱笆”、压缩“自由操作”空间、发挥并重视公众舆论的监督作用,用公平正义规避“世袭招聘”。

  网帖曝光33人名单,公管处“认领”11人,称都走了正常途径。

  《岗位:旅游专业,女性》的帖子,帖内先是曝出温州市公路管理处(以下简称“公管处”)一位前任领导为使女儿进入单位,“量身设定招考条件”;接着索性更抖出另一个猛料:“公管处领导给子女、亲属在系统内安排工作,且都属于事业编制,前后近9年,招进50多人。”

  此帖一出,立即引起网友强烈关注。

  温州市公管处真招进这么多干部亲属吗?昨天,记者进行了多方求证。

  网上发帖的网友“政府要诚信”的说法是:温州公管处近年来安排了50多个领导的亲属进入事业编制,不少都在办公室、公路段等部门里上班。

  在帖子的最后,他还列出了33个领导亲属的名字和工作部门。

  此外,“政府要诚信”还透露,公路处的一位前任领导,为了将自己学旅游的女儿,安排进高速公路路政大队上岗,特地设置相应的招聘条件,不但专业上明确要求是旅游专业,还限定了身高、年龄等多个标准,目的就是为了使其女儿被顺利招入。

  记者昨天联系“政府要诚信”,但没有回音。不过,有另外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向记者提供了一份12人的名单,并且透露,这12人肯定是领导亲属,不信可以去公管处核实。

  “基本可以确定为一些领导的相关亲属。”在记者把这份名单,给公路管理处一位熟人看之后,这位工作人员这样说。

  记者又拿着这份12位人员名单,向温州公管处监察室主任单勤求证。

  单主任仔细查看后确认,发现除有一人目前是临时工身份外,其他11人确实都是公管处在编人员,而且也是领导或员工的亲属,只是其中一人名字写错了。

  不过,单主任说:这10多人都是通过正当渠道进入公管处工作的。比如网友特别提到的学旅游专业的那位领导女儿,就是在2007年通过事业单位招考进入。

  他解释道:公管处的招考名额要根据需要上报人事局审批,当初将条件设置成旅游专业以及其他一些条件,都是根据单位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也经过人事部门的审核,不存在徇私行为;另外的几个人进入公管处,则分别为部队安置、单位调剂调入或者直接从学校招聘等几种途径。

  单主任还说:2007年之前,还没有规定事业单位招考的明确标准,人事局也没有进行招聘考试,那时是根据需要就从学校招聘相应的岗位人才,“招考都是人事局在组织操作的,我们并没有自行招聘。可能领导亲属考入的较多,但他们都是通过公平的考试录用的,我们不能否定他们。”

  记者问单主任:最近几年来,公管处一共招入多少人?目前确认招入的领导亲属,占新进人员的比例有多?对于这些问题,单主任说要回去仔细查一查才能答复。

  除了这12人之外,“政府要诚信”提供的33人名单中,还有21人的身份未确认,记者向公管处进一步了解时,也没有得到准确回答。(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商意盈、张和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