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河南鹿邑22名村民护树时打人罚款被判涉黑(图)(3)

2011年06月10日 07:28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护树队以“涉黑”被抓

  陈道荣妻子称,韩朋信向周口公安局上报陈“涉黑”,之后陈被抓;周口市政法委尚无回应

  丈夫陈道荣被抓后,苗体云四处打听,了解情况。

  据苗体云介绍,韩朋信搜集了护树队涉黑的材料,上报给鹿邑县公安局。2008年上半年,县公安来调查,发现陈道荣承包合法,护树队打了几个毁树的村民,未发现多大的事。

  苗体云说,2008年中,韩朋信听说河南省政法委来周口督察案件,随即搜集新的“涉黑”材料,直接上报给周口市公安局。其中加入了陈道荣的儿子建砖厂时,窑场摔伤2人,人未死便被活埋等情节。

  这份材料引起周口市政法委重视。周口市政法委领导批示,成立专案组,调查陈道荣涉黑情况。

  陈道荣被抓的第二日,任集乡及周边乡镇,张贴出“举报陈道荣黑社会”有奖告示。任集乡大街上、乡政府会议室悬挂着“打倒陈道荣黑社会”的标语条幅。

  告示称“近十年来,以陈道荣为首的涉嫌黑恶犯罪团伙,在鹿邑县任集乡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殴打无辜,欺压良善,严重干扰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在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协同作战,近日已将陈道荣等涉案人员抓获十余名……”

  通告敦促参加陈道荣团伙的人员自首。告示上留有任集乡派出所所长韩朋信的手机号码。

  该乡派出所还组织开会,发放表格,要求填写陈道荣涉黑问题。不填的就有同伙嫌疑,找去谈话。

  时任冯桥村村主任魏永生说,当时他领到表格,要求填陈道荣“涉黑”问题,“我对他也没有什么反感”,便拒绝填表。

  任集乡所有行政村被要求,必须每天广播,“举报陈道荣有奖”。

  苗体云说,警方来家里搜查,除了搜到一大堆陈道荣种树借钱打的欠条外,没有找到一件违法的东西。

  此后,警方多方调查证实,没有发现砖窑场活埋人的事情。

  2010年8月25日——陈道荣被抓1年后,鹿邑县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据了解,鹿邑县法院对此案一开始按“涉黑”和“不涉黑”两种审判方向上报上级领导。一开始按“不涉黑”上报,“一直通不过”,导致此案拖了一年之久。最后按“涉黑”上报才通过,最终以“涉黑”下判决。

  记者就此案上述疑点向周口市政法委求证,至截稿时尚无回应。

  偷树风再猖獗

  陈道荣和他的护树队一审被判涉黑;村里又盛起偷树风,如今陈的树已被偷了近3万棵

  在韩朋信组织抓捕陈道荣的亲朋好友时,苗体云他们曾委托律师向鹿邑县公安局提交申请,因为韩和陈存有利害关系,要求韩朋信回避。

  “但申请一直未被理会。”苗体云说,韩朋信曾驾警车去她儿子承包的砖厂查封。

  记者采访鹿邑县公安局,该局政委曹凯表示,此案是市局主办,他们只是协办。他也不清楚韩朋信是否需要回避。

  去年9月26日,鹿邑县法院判定:陈道荣团伙,“形成一个具有严重破坏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

  此后的12月24日,周口市公安局发出嘉奖令,韩朋信被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分别颁发奖章、证书和奖金1000元。

  今年1月15日,周口市公安局“打黑”支队队长李乔向记者证实,韩朋信在调查陈道荣“涉黑”案中“表现不错”。

  现在,苗体云的心思全在丈夫身上。她承认以前打人违法,但接受不了丈夫是“黑社会”。

  律师杨照东说,本案中这些所谓的黑社会成员平均50多岁,没一人有犯罪前科,所有纷争都是因毁树而起,他们没有伤及任何一个与毁树无关的村民。

  他表示,尽管“护树队”内部有明确分工和制度要求。但都是基于植树、护树而产生,不是基于实施犯罪为实行的分工,所以从组织特征上不符合黑社会组织。

  周口中院负责此案的法官鲁丽娜告诉记者,因为没有新的证据,该案二审将不开庭审理。案件目前已经汇报到河南省“打黑办”。

  “二审是否认定涉黑,很难说”,鲁丽娜说。

  陈道荣被抓后,偷树贼渐渐嚣张起来。王永平看护的树被偷了47棵。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海碗粗的树桩上,留着新鲜的锯痕。

  “每棵树现在值100多块。”王永平说,偷树贼都是晚上开车来,用电锯伐树,效率很高。

  鹿邑曾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鹿邑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介绍,当地群众没有在方田路种树的习惯。但县里为打造造林政绩,强行布置在全县方田路栽树。

  “而村里盗树又没人管。”6月9日,陈道荣的儿子陈海军告诉记者,陈道荣承包的树已经被偷掉近3万棵。每次被偷后就报案,“已经快报案100次了,也没有人管”。

  尽管如此,陈海军说,他们现在再也不敢自己去“护树”了。(记者 杨万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