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郑州一男子遭遇强拆维权6年 坚决不上访不越级(3)

2011年06月13日 10:50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对社会运作机制了解的人,也吃得开”

  王爱国有一次看凤凰卫视,听杨锦麟讲,如今社会有两种人吃得开,一种叫有钱的,一种叫有权的。他觉得这话不完全对,他认为还有第三种人,那就是对中国社会运作机制非常了解的人。

  “跑了这么多部门,咋进去我早就摸出门道了。”王爱国说,比如去管立项的发改委,就跟门岗说是来报项目的;到规划局,就说是来申请规划的;去工商局,就说是年检营业执照。

  “我充分了解这些部门是怎么干事,干什么事的。”王爱国说,“不能跟他们闹,光说那些部门‘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没用,把事办成才是关键。”

  王爱国第一次去郑州市政府申请公开国有土地批准使用权文件前,这个“老通讯员”跑到电视台,打电话给市政府。

  王爱国自称是电视台法制频道的,先申明不是采访。“我说有群众要求信息公开,他也说让找谁谁去。我说群众来电视台了,你们不解释不行啊。”对方改了口,说第二天让群众去找市政府。

  王爱国第二天就去市政府,说是电视台让来问的。“在门岗填完表,进去就找到负责信息公开的电文处,递上信息公开申请表。”

  等他拿到申请回复时,一看,“都是套话,但有个书面证明也算没白跑。”

  “相比有些部门,发改委的态度不错。”王爱国说,郑州市发改委专门有个办公室管信息公开。他去申请公开“裕鸿国际”项目立项文件,接待他的刘绪宝还给他倒了杯水。

  他先提交了书面申请,后面还附上有关信息公开和行政许可的法律条文。“他们一看就明白了,省得再磨嘴。有些递材料的人,只会喊,不合理啊,气死我了,没用。”王爱国说,刘绪宝接了申请书后,还给了他一个收据。

  王爱国发现,这些部门负责信息公开的人,只要是年轻点的,开始费点口舌,最后都能公开。“他们讲理啊,把相关法律法规往那一摆,你稍微一讲,他就明白了。那些年龄大的‘老资格’,你说得再清楚再好,都不正眼看你。”

  有一次,他去郑州市建委申请公开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接待他的一个年轻人告诉他,开工许可证不属于公开对象,而且许可证已经发下去了,应该去企业查。

  “我去发现他的问题,找他能行?谁制作谁公开,这个证是你们做的,能不留个底儿?”王爱国这么一说,年轻人不说话了,帮他查完后,还给证明材料上盖上章,告诉他,“裕鸿国际”项目属于未批先建,还被查处过。

  即使输了,哪怕前进一小步,也是值得的

  “2005年退休后,该过悠闲的日子喽,没想到,这一折腾就是6年。”对王爱国一直以来做的这件事,老伴不支持,一直劝他,“胳膊拧不过大腿,你跟人家争啥?”

  “我要维权。他们把住宅用地改成商业用地,扩大容积率,能多盖房子多挣钱啊。像郑州市原副市长王庆海、深圳市市长许宗衡,钱多、女人多、房子多的杭州市副市长‘许三多’,他们都是倒在这上面的。”说到这里,王爱国耸耸肩膀,这是他的习惯动作,像个老顽童。

  王爱国说,他一直坚守一个原则,“维权时,不说出格的话,不上访、不越级。必须认清,我们是要在现有体制的框架内解决问题。他强拆我的房子时,为了避免对抗,我提前搬走了。”

  2006年6月24日,王爱国的房子被强拆。“在这之前强拆时,我看拆迁办用录像取证,觉得我们也有必要留下证据。我也跑到科技市场买了台松下580,8000多块。”

  王爱国还花19000多元买了一台便携式摄像机。有一次,他拿着这个“大家伙”去跟拆迁办谈判,“太扎眼了,人家不跟我谈。”后来,他就花600多元买了个手表式的偷拍机,没过多久坏了。他又在科技市场花1700多元,买了个高级点的偷拍机,上面装有高清晰150度鱼眼镜头。“啥东西用时间长了,容易认出来。再后来,我又买块高清带夜视的偷拍手表,980元。”

  电脑9000多,摄像机三脚架1400多元、摄像机箱子300多元、一个帽子上用的偷拍机千把块钱。在王爱国的书房里,除了这些再没有其他值钱物件。灯泡还没电脑屏幕亮,一张上世纪70年代式样的圆桌上,摆着一尺多高的诉讼材料。

  “我一个月退休金还不到3000元,好在没有太大负担。”王爱国说,现在,人死了,连个棺材板都不兴要,反而让他洒脱起来。不过,花那么多钱买这些东西,也不敢给老伴细说,五千买的,说三千,“她文化程度低,说了,也算不清这账。”

  说起王爱国,老街坊们很兴奋,“王老师法律上懂得多,没有他,我们很难走下去。”

  其实,王爱国坚持走法律途径维权的路子,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2004年春节,王爱国发现家里每月平均不到30元的电话费,一下涨到了100多元,要求打印话费清单遭拒,一气之下,他把网通公司告上法庭。

  此后,“维权斗士”王海也在北京打过类似官司,还邀请王爱国做代理人。

  “虽然也输了,但有些公益官司,即使输了,最起码让对方、让社会知道了不合理的地方。哪怕能推动司法进程向前挪动一小步,也是值得的。”王爱国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