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饶毅选择了宣布不再“候选”院士,这给年轻学者们传递的信息是,“逆淘汰”能不能起作用,还在于学者自身的选择。
据报道,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享有国际盛誉的神经学科学家、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17日,这个“顶级海归”在科学网上发博客称“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对于饶毅的落选,中科院新闻发言人表示,“具体原因并不是很清楚。”
饶毅的首轮出局和宣布不再“候选”,此间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本来,依照中科院的增选程序,第一轮淘汰的人数过半(5月首次公示候选人名单中,共公示了314人),饶毅出局,也是正常的;同样,依照往常一些学者经过多次申报方当选院士的经历,饶毅今年没当选,完全可以两年之后“再战”。可是,饶毅公开发文不再“候选”,却让这一次出局,增添了很多令人想象的空间。
事实上,就是饶毅不发文,他的首轮“出局”,虽从概率上说属于正常,但也有些令人不可思议。这就如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所称,“院士的评选尽管因素比较复杂,但学术水平应该是主要因素。”所以,他对饶毅的落选“不理解”。饶毅回国前曾任美国西北大学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回国即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这很容易让大家想到,是不是饶毅曾经对中国科研体制的“炮轰”,让他受到“出局”的结局(饶教授本人对此早有预感)。去年9月,他与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联合在《科学》上发文,讨论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指出“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而就在评审院士最为关键的时期,他还于几天前发表题为《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的文章。
现在,中科院发言人称,“具体原因不是很清楚”,但是,饶教授的遭遇,容易给很多年轻学者以“榜样”———学术地位如饶教授,也是这样的结果,要让自己有好的发展,就不能对科研体制“非议”,不然,等待自己的或许就是“逆淘汰”的命运。
因此,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学术“逆淘汰”的担心。如果学术“逆淘汰”从潜规则变成主流,那么结果将是相当可怕的。这意味着,某个学者如果抛弃学术良知、操守,把教育和学术当做牟利的工具,他可能混得越好;而反之,如果某个学者坚持做最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不急功近利;坚持说真话,坚持学术良心,不做突破底线的事,他就很可能被边缘、被淘汰。
好在饶毅选择了宣布不再“候选”,这给年轻学者们传递的信息是,“逆淘汰”能不能起作用,还在于学者自身的选择。而如果有更多的学者做出这种选择,这既可以启动新的基于学术共同体的学术评价机制建设,也能够给既有的学术评价机制带来改进的压力。
但愿饶毅只是一个个案,然而,现在舆论已经强烈关注,有关方面也应该将其落选的原因详细地告知公众。此前,一些官员和央企高管列入院士候选人,就一度引起民众的质疑,现在饶毅的落选,更增添了对当下学术遴选机制的担忧。这提醒有关方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切实推进学术去行政化,实行学术本位管理,包括改革我国的院士评审制度。□熊丙奇(学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