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盗墓团伙一周盗掘10座汉代古墓 11人归案3人在逃(2)

2011年09月01日 14:25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抓捕:吓到盗洞里“瓮中捉鳖”

  于是,民警并未打草惊蛇,而是躲在暗处观察。在挖了一阵后,两名盗墓贼下到了坑里。机会来了!民警立即大喝一声:“站住,别动,警察……”同时,他让另外三名保安向盗墓贼扔石头。

  5个盗墓贼一看这个阵仗,不知道来了多少民警,赶忙扔下手中的工具逃窜,其中两人被民警一下推到了盗洞里。由于盗洞已经挖到了三四米深,4个盗墓贼掉到盗洞里爬也爬不上来,只能束手就擒。

  而另一人跑出去几步后又跑了回来,正好落入民警手中。原来,他跑出去没几步后,发现有石头扔来,以为有民警在前头拦截,所以又跑了回来。

  经过审查,这5个盗墓贼都是镇江句容人,其中领头的名叫潘某,他们长期流窜江宁区和句容市等地盗墓。据潘某等人交代,他们这次来上峰,连续干了一个星期,虽然探到有古墓,但并没有挖到什么东西。

  犯罪:短短一周连盗10座古墓

  潘某等人落网后,民警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这个盗墓团伙远不止5个人。据潘某交代,参与盗墓的共有14个人,基本都是在句容活动的。事实上,潘某等被抓的当天晚上,他们还有两个同伙在一旁望风,民警并未发现,他们看到潘某等人被抓后,便仓皇逃窜。

  “这两个人逃回去后,就把潘某等人被抓的消息告诉了其他同伙儿,第二天他们就全都四散逃窜藏匿。”濮其华告诉记者,等潘某等人交代出其他同伙后,民警赶到句容实施抓捕,却扑了个空。针对此情况,派出所安排警力对这伙人在句容的活动范围进行关注,一旦其回到句容就实施抓捕。

  同时,江宁警方还将其中一名潜逃的戴姓盗墓贼进行了网上追逃。今年7月,镇江警方传来消息,戴某在镇江某处打工。民警立即和戴某取得了联系,经过一番劝说,戴某向镇江警方自首,同时又通知了仍躲在外地的弟弟到上峰派出所投案。

  8月22日,句容方面传来消息,有3个潜逃的盗墓贼又回到了句容,可能是以为风头已经过去,他们又干起了各自的营生。办案民警得到这一线索后,立即赶赴句容,将3人一举抓获。

  这3人都是山东人氏,其中两人为李氏兄弟。据他们交代还有一个老乡姓王,也是和他们一起去盗墓的。8月25日,民警摸清了王某在句容的暂住地,可是去了以后却发现王某并不在家。王某的儿子小王表示,父亲回老家躲起来了。

  民警立即对小王做起了工作,最终小王告诉民警父亲就在隔壁邻居家。原来,王某怕被警方抓到,在出去躲了一阵后,回来也不敢住在家里,而是住到了隔壁邻居家。

  至此,该盗墓团伙的11名成员已经到案,其中7人已被批捕,4人则被刑事拘留。濮其华介绍,目前尚有3人潜逃,在他们手上还有两件陶瓶,是这个团伙在句容作案时从古墓中挖到的。经过专家认定,该团伙在短短一个星期中,盗掘了10座汉代古墓,他们的行为已经涉嫌盗掘古墓葬罪。

  调查:雇佣杀猪买菜的深夜去盗墓

  记者了解到,潘某今年30多岁,是句容的农民,这个盗墓团伙就是由其组织的。说起自己的盗墓史,潘某侃侃而谈。他告诉记者,自己盗墓始于2008年,当时还是跟着别人出去盗墓。“就是出把子力气。”潘某说,句容古墓多,民间盗墓者众多,他平时在家务农,闲时就跟人出去盗墓。

  今年初,潘某看了电视上的《鉴宝》等栏目。在一期《鉴宝》栏目中,他看到一个民间收藏者拿着一个和他此前挖到的一模一样的铜镜让专家估价,竟然高达40万元。“但是我那个悔啊,怎么就200元给卖了呢?”潘某说,从那时起他就觉得古董的行情来了,要去弄些东西来卖,于是他又开始关注古墓的消息。

  此后,通过媒体,他了解到哪个工地发现了文物,他就要去现场看一看,踩踩点,看看能否去捞点好处。当然,盗墓光靠自己一个人可不成,还要找一些帮手。于是,潘某就在身边的人里开始物色。

  潘某住在句容某大市场附近,平时经常去市场旁的一家麻将档,在这里他认识了不少狐朋狗友。在平时聊天时,潘某便有意无意地说起古墓的事情,而且大吹特吹只要挖到一件“宝贝”就能一夜暴富。听说盗墓能赚到钱,不少人便和潘某一拍即合。很快,潘某就找到了十多个帮手,搭起了盗墓的“草台班子”,自己当起了总指挥。

  李氏兄弟、戴氏兄弟和王某都是山东人,他们都在句容的菜场做生意,李氏兄弟是杀猪卖肉的,王某则在句容包了地种菜、卖菜。本来他们都没想过去盗墓,可是潘某开出的条件让他们怦然心动。潘某表示,只要他们去帮着挖墓,不管能不能挖到“宝贝”,按照每个人200元的标准计工钱,如果挖到“宝贝”了还有提成。

  对于李氏兄弟等人来说,白天做生意,晚上也没什么事,既然潘某这么“慷慨”,而且说不定能发财,做一份兼职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每次潘某在外面看好了古墓的位置,便打电话通知李氏兄弟等人,叫他们去挖。(记者 徐宁 通讯员 江公宣)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