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富豪自制古董被估值24亿 专家走过场称学术自由(2)

2011年09月07日 02:33 来源:央视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解说:

  东华金座座落在北京广安门内大街,黄金地段寸土村金,和现在不同,2008年之前它还被媒体称为是“北京第一烂尾楼”。缔造这座“北京第一烂尾楼”的就是谢根荣,曾经的超级富豪、收藏家、慈善基。如今他正被羁押在北京市内第一看守所内。2009年12月,谢根荣被一审判决犯有贷款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力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目前,谢根农案还在二审阶段,但是今天的大新闻却和这起案件有关,那就是这两件由谢根荣收藏的,被国内五名鉴定专家估价24亿人民币的金缕玉衣现了原形。旗下十几个公司在钓鱼台宾馆花几千万租办公室,自称有三辆奔驰,一辆劳斯莱斯,光买古玩就花了一个多亿。曾经的谢根荣是华尔森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鼎鼎大名的大富豪,从2003年开始就频繁跻身各类中国富豪排行榜榜单,资产达7个亿。现在看来,除了骗,谢根荣好像没有什么可值得推荐的发财招数。

  《法制晚报》记者 付中:

  在2000年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房地产项目叫东华金座。当时他和另外一个公司约定这个合作价款是3.2亿元,但因为这个华尔森集团本身是没有经济实力的,他的注册资金都是做出来的,所以这3.2亿对于他来说是很大一笔资金是根本不能承受的,为了去完成这个项目,所以他就想到了假贷款。

  解说:

  向银行借贷也是谢根荣走向诈骗的开始,1999年底,为了拿下北京市宣武区的东华金座项目,谢根荣需支付共计3.2亿元的转让费及后续开发资金。2009年9月,谢根荣利用虚假证明文件,与中国建设银行的7家北京支行签订了566份《虚假个人住房贷款借款合同》,共骗取贷款6.7亿,至今尚有5.5亿元无法归还。在此过程中,面对巨额贷款无法偿还的现实,北京建设银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行长颜林壮、副行长赵峰参与帮助谢根荣制造虚假报表,并出具共计4.56亿元的承兑汇票。

  买豪车、豪宅,赌博、购置古董,还有吃喝玩乐等各项应酬,这就是谢根荣背负巨额债务后的生活。根据他的交待,他前后花掉了近5亿元贷款,其中绝大部分都用在了疯狂的个人挥霍上。

  白岩松:

  在这样的一个行骗的过程当中,几个角色扮演了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样的一个环节。其中第一个我们就要普及一下常识,金缕玉衣是怎么回事?你想想一个金缕玉衣,一个银缕玉衣,加起来被人估值24个亿。来,马未都帮咱们普及一下这个常识。

  “古人丧葬之服最高等级为金缕玉衣,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玉衣最为有名,当时海内轰动。其中刘胜玉衣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窦绾玉衣用玉片2160片,金丝约700克,其奢华叹为观止。”

  这是一个对过去的这种常识给我们的普及,接下来非常有现实的提醒,各位请注意了,这是马未都写的。“那以后,金缕玉衣就被民间津津乐道。几十年来,我没少看各类玉衣,每个持有者都说得神乎其神,一副不怕杀头的样子。你若发表不同意见,持有者就会说某某大专家已出具证书,难道被国家培养了一辈子的专家还能走眼?”那我接一下马未都先生最后“走眼”这个字,如果很多的专家不走心,只为了挣钱走穴,那走眼一定是肯定的。

  在这样一个骗局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目前的这种法律环境下,小骗子的确是越来越难混了。因此有很多骗子就想,那我不如把自己变成大骗子,把假的变成真的不容易,因为假的归根到底是假的,于是就要有真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比如说真的有来头的一些古董鉴定的大家,参与这个事件当中。看看这些名头,史树青先生,2007年已经去世了,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杨伯达,原故宫博物馆的副院长、著名玉器专家。王文祥,世界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主任。李劲松,中国宝玉石协会原秘书长。杨富绪,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主任。怎么样,这个名头够响吧?这样的名头摆放在我的面前的时候,我当时第一直觉就是随便马路上捡出一个石头告诉我这个价值一个亿,估计我会信。当然我信没那么大的危害,银行要信了就比较麻烦。这个事情的一个转折点,当时是银行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企业家有问题,于是银行的负责人直接去找这个企业家约谈来谈这个情况,没想到企业家谈了一圈之后又领着他们看了金缕玉衣、银缕玉衣,然后给他们提供了这五个专家的名号,说他们已经鉴定了,值24个亿。银行一下子就信以为真了,于是就接下来给他们贷款,5000万+4.5亿,而这几位专家得到的好处费是多少呢?几十万。大家看,几十万,个人揣到了自己的兜里,但是最后国家整个损失是5000万+4.5亿,这是一个严重的没法划等号的这样的公式,好,接下来我们复员一下那样的过程。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峥】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