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重大成就——一个立足中国国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既标志着我国立法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也为人民司法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公正司法的法律依据更加全面。目前,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科学和谐统一,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人民法院审理绝大多数案件都能找到明确的法律规定,实现公正司法能够做到于法有据。二是公正司法的外部环境不断改善。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的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被放在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位置。公民法治意识日益增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愿望强烈,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的意识普遍提高,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三是公正司法的制度保障更加有力。宪法、三大诉讼法的制定颁布和不断完善,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法官法的全面实施,从组织机构、司法体制、审判程序、监督制约等各个方面为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人民法院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障改善民生、捍卫公平正义等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当我们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就更为突出、更加紧迫。一是确保法律实施的任务越来越重。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司法机关,通过行使审判权把抽象的法律规范与具体的案件事实相结合,把静态的法律制度转化为动态的司法实践,把写在纸上的法律贯彻落实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之中。随着法律调整社会关系范围日益拓展,介入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程度不断加深,社会矛盾成因和利益关系日益复杂,人民法院执法办案的任务会越来越重,确保宪法法律有效正确实施的责任越来越重。二是确保公正司法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律越完备,规则越具体,要求法官正确适用法律的标准就越高。任何一个案件的处理,不仅要求裁判的法律依据明确,而且要求遵循程序规则和证据规则;不仅要求实现个案公正,还要取得社会认同;不仅要求裁判结果完全符合法律,而且要求公开裁判形成的过程和理由,实现法理与情理的兼容统一。法律体系的形成,为社会公众评价人民法院工作设定了更高的标准,对法官司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验会更加严峻。三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越来越大。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基础,也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目标。我国的法律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取得的重大成果,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最大程度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公平正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承担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民法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更加重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来之不易,确保宪法法律正确实施任重道远。各级人民法院要充分认识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法律体系形成后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明确法律体系形成后人民法院所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总结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确保宪法法律实施、确保公正司法,人民法院必须做到“十个始终坚持”。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