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日前推出了《农民工二代犯罪透视》系列报道,对天津市6所监狱的农民工二代犯罪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并随机抽取了67名服刑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邀请社科院有关专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昨天,调查报告正式出炉,相关数据显示,多数农民工二代走上犯罪道路与其在城市打工受挫有关。
问卷结果显示,近四成的调查对象是因为“向往大城市生活”和“好奇”来津打工;41.79%的调查对象认为,“入狱前的打工状况与当初想象相差很大”;52.24%的调查对象认为,在津“打工很忙、很累”;47.76%的调查对象对“打工城市的就业状况不满意”;近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打工很辛苦,房价物价太高、工资太低,生活不容易、压力大”。由此可见,抱着发财梦想的农民工二代往往怀着城市致富的高期望动机,但由于素质偏低,适应城市生存能力不强,获取工作的机会短缺,竞争激烈,只能从事低收入高强度劳动,在没有生活保障的情况下不得不沦为城市弱势群体,承受着生存境遇艰难、生活环境恶劣的残酷现实。二者对比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他们既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又不太愿意通过诚实劳动创造财富。心理煎熬之中,他们难免会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
此外,我国目前对于农民工的公共管理,主要还是偏向于防范犯罪。对农民工进行管理的手段仍是多形式的收费和办证,并无对其进行职业课程教育、提供就业机会等相应措施,管理理念只强调“管理”而忽视了“服务”,这使得农民工二代在感受到城市的管制约束时,却没有感受到期望的服务帮助。特别是在城乡接合部等农民工聚集的地方,由于管理人员有限,常在实践中依托一些临时机构和临时人员实施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管理工作,这些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又加重了管理政策的“冷酷无情”,使得农民工二代在真正遇到困难时不仅求助无门,甚至还会遭受白眼,以致造成新的冲突。很多农民工二代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该找哪个部门求助。由此,我们在关注农民工二代的犯罪问题时,不仅要看其个体因素,更应关注保障体制等社会因素。(记者孙启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