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国家级贫困县为追求自身发展花了不少心思,使了不少招数。比如被媒体广泛关注的河北张北县连续三年举办摇滚音乐节、陕西宁陕县免费教育扩至15年、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县长公开表示要建10个高尔夫球场、内蒙古清水河县斥资60亿造新城等等……这些措施,有的给当地带来了财富,有的带来了债务,也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国家级贫困县的钱如何用在刀刃上?怎样才能走上富裕之路?
一、走特色发展之路 贫困县在探索中前行
张北在质疑中举办摇滚音乐节
2011年7月29日—31日,第三届张北草原音乐节如期举行。自2009年以来,每到7月末8月初,摇滚迷们便会汇集到河北省张北县,“到大草原上撒点野”。今年,常住人口27万的张北小县城三天涌入大约30万人次,酒店、旅馆爆满。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张北县2008年人均年收入2700元。虽然贫困,但张北县有自己的资源——“蓝天、白云、绿地和夏季凉爽的气候”。因为缺钱,县领导想方设法带领群众致富,于是,贫困县和摇滚音乐节扯上了关系。
“搞音乐节又费钱又担风险。”举办第一届音乐节时,质疑声音频现。但三年下来,音乐节带动了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投资商,促进了农民增收,2010年,张北农民人均年收入达3620元,比2008年增长34%。
张北在外界的质疑声中举办音乐节,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音乐节能否发挥持续效应,仍需要张北人民不断探索。
宁陕县免费义务教育扩至15年,贫困县办出“富教育”
宁陕县是陕西南部的国家级贫困县,曾率先在全国贫困地区推行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免费教育,今秋开学之前,宁陕县又推新政:全县所有公办和民办幼儿园的2040名学前三年幼儿的保教费将被免除。至此,宁陕县的免费教育扩至15年。
2011年8月23日,宁陕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宁陕县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从2011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县所有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对象为宁陕籍学生。免除学前三年幼儿(学前班、幼儿园)保教费,给予农村学前班住宿学生和农村幼儿园学生补助生活费。据悉,按照宁陕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县财政每年将增加240万元的投入。
国家级贫困县办出了“富教育”,是因为当地官员意识到,宁陕的孩子不是愿不愿上学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上得起的问题,只有教育发展了,经济才能发展,才能最终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同为国家级贫困县,张北和宁陕的探索之路各具特色,举办音乐节和投资教育都是一条注重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每个县都应该发展特色经济,了解自己的优势,依靠优势来发展,老是等、靠、要肯定不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接受采访时说,对于国家级贫困县的发展来说,张北县举办摇滚音乐节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虽然张北县与摇滚音乐节搭上线是个比较偶然的机会,但也与张北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分不开。
毛寿龙说,许多过去比较贫困的地方都是通过发展特色经济致富,如浙江义乌原来非常贫困,走了小商品的道路,起初当地政府修建了很多商场、贸易市场,现在做成国际超市了。又如浙江东阳,传统的行业是做木雕业,后来又做影视基地,发展也比较好。再如江苏昆山,原来是沼泽地,后来依靠上海的优势招商引资,经济得到发展。可以说,越是贫困县越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