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工人日报:政府采购的漏洞流走多少真金白银

2011年10月12日 07:24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政府采购领域怪事迭出,每每动摇着公众对这项制度的信心,更在相当程度上折损了政府的公信力。但愿这些招致社会广泛质疑的事件能成为堵漏的推动力,让政府采购早日实现公平、公正、公开

  有关采购“天价空调”、“天价U盘”、“天价制服”的质疑之声余音尚在,饱受质疑的政府采购又爆出了咄咄怪事:一家“五无”企业居然频频中标。

  据新华社10月9日报道,海南省海口市一家无软件企业资质证书、中标前无缴纳社保资金记录、无缴纳营业税记录、无办公地点、无联系方式的“五无”公司,在注册成立后四个月内,连续在政府采购中中标。今年5月,又击败一批平均出价400万元左右的知名企业,以590万元的最高价中标海口市人民医院一项目。

  一家无资质的“空壳公司”能够一路畅通多次中标着实荒唐,挑战着公众对于政府采购种种怪象的承受底线。真相还在迷雾之中,但不妨碍我们的追问:作为政府采购的组织者,政府采购中心本应“把好企业关、花好财政钱”,而海口市政府采购中心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政府采购活动从招标、投标、评标、定标到签订合同,每个环节都应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则,究竟是什么让层层监督的制度设计变得不堪一击?

  政府采购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利用规模效应和引入竞争购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或服务,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但由于一些地方对这部分公共资金支出的管理与监督较薄弱,以至不当购买及权力寻租等乱象丛生。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是不当购买的典型。比如,辽宁抚顺市财政局采购苹果iTouch4当U盘,类似采购行为已偏离了工作需要的轨道,更接近于奢侈型消费,与公共资金的有效合理使用原则明显不符。

  明明是批量购买,有的政府采购来的商品比零售价格更贵,“就高不就低”的奥秘在于,价格抬高了,腾出的是个人的牟利空间,政府采购恰成了一些人合谋从中渔利的温床。于是,某些竞标比的不再是质量和价格,而是“关系”;于是,“买的东西次一点,供应商赚一点,回扣拿一点”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采购的“三点”规律;于是,提前透露标底、合伙商量“围标”也已不是秘密。这样的背景下,“五无”企业能够胜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求贵”,一些地方在政府采购中还表现出强烈的“求洋”心态,将国有企业挡在门外,而那些投标能力、履约能力以及融资能力均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更与之无缘。虽然某些国货与“洋货”在技术先进性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政府采购更多地还是应该从合理的需求出发,选择性价比更佳的产品。

  有专家指出,这一系列问题与2002年通过的《政府采购法》的漏洞有关,比如法条中对于采购条件、采购范围设置不够明确,对于采购的门槛也设置过高,导致参与商家数量不多,过程很难充分透明。此外,审批和公告等环节的漏洞也使得监督形同虚设,一些职能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角色交叉使其能否有效履行监督职能遭到质疑。而有些公告只简单公布招投标结果,不公开事前、事中情况,公众无从了解实情,难以发挥监督的作用。

  财政部统计显示,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1009.6亿元激增至2010年的8422亿元。如此巨大的财政支出,若不能严加规范,不仅有违节省开支的初衷,更可能沦为硕鼠的粮仓。

  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机构有着支出膨胀的天然冲动,关键在于从制度和程序上堵住公共资金流失的黑洞。要让政府采购真正沐浴在阳光下,应及早修订法律,让潜规则无处遁形;应更多地让公众监督参与其中,而不是单单依靠行政监督的力量;还应严格惩戒机制,让参与者不敢以身试法。

  政府采购领域怪事迭出,每每动摇着公众对这项制度的信心,更在相当程度上折损了政府的公信力。但愿这些招致社会广泛质疑的事件能成为堵漏的推动力,让政府采购早日实现公平、公正、公开。本报评论员 蒋菡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