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专家谈刑诉法修改:应避免技术侦查滥用侵犯人权(2)

2011年10月12日 07:4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机遇:刑事诉讼法再修改

  专门增添“技术侦查”一节,有利于技术侦查的依法开展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正在进行,并专门增添了“技术侦查”一节。从技术侦查法律规制角度来看,此次修改对技术侦查从立法上予以明确,从而有利于技术侦查的依法开展。但是,当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时,有一种声音担心:技术侦查的法治化,实质上是公安机关的扩权,不利于人权的保障。

  公安机关对此反应强烈,菅振国认为,技术侦查已经运用多年,虽然过去没有在刑诉法中有明确的规定,更没有对技术侦查所包括的每一个侦查手段做出详细的规定,但这并不代表着技术侦查就不需要甚至于不存在。公安机关在日常工作中,也会参照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运用技术侦查。与此同时,公安机关之所以采用技术侦查,其目的在于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技术侦查的对象只针对于犯罪嫌疑人及相关关系人,因此,技术侦查非但不会轻易地触犯人权,反而是保障人权的利器。

  中国政法大学樊崇义教授认为,从惩罚犯罪的角度来说,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技术侦查”的增设,其实从侧面反映出,现在的犯罪率有所攀升,作案手段越来越技术化,如果没有技术侦查的手段,对犯罪的打击和惩罚往往就不够有力。因此,技术侦查的合法化,其实是适应了当前犯罪智能化的变化和犯罪率攀升的现状,对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提升和社会的安定起了很大作用。

  宋英辉指出,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明确限定了可以使用技术侦查的案件范围,除规定之外的任何案件,都不能适用技术侦查。此外,修正案草案规定只有经过严格批准之后,才能适用技术侦查。与此同时,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了对技术侦查获取的公民信息予以保密,对于技术侦查获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对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等,这些内容都体现了刑事诉讼法对人权的保障。

  因此,在技术侦查问题上,我们面临的不是要不要技术侦查的问题,而是如何用好技术侦查的问题。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技术侦查的主体、范围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在技术侦查的主体上,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均有权决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由公安机关统一负责执行。

  在适用范围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何晔晖提出,修正案草案第147条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犯罪、黑社会犯罪、重大毒品犯罪这些严重危害社会犯罪的案件,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这个规定我们过去是没有的,增加这一条款对于侦破一些重大案件很有必要。同时,将技术侦查限定在社会危害性较大的重大犯罪案件,从法律上防止技术侦查的滥用,也是一种法治化的体现。

  菅振国认为,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将技术侦查法治化,可以说是一大进步。尤其是第151条规定,采取侦查措施所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实现了案件侦查与司法审判环节的衔接,意义深远。

  但是,对于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关于技术侦查的规定,相关人士仍有进一步的修改意见。正如菅振国提出的,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只能说是一种“宣言式条款”,倘若这些条款最终立法,那么在贯彻执行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一步细化。

  对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有关技术侦查的“严格批准程序”,许多专家学者并不认同。何晔晖指出,现有技术侦查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批准手续比较笼统。其中第147条规定,“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这个规定太笼统了,什么是“严格”?怎么才算是“严格的批准手续”?“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是自己立案自己批准?究竟是报到法律监督机关批准还是报到人民法院批准?这些都应该进一步具体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祖沛提出类似观点。他认为,关于“严格的批准手续”这样的规定,应该进一步明确,否则解释上以及实际执行中就会有很大的空间,很难真正落实所谓的“严格”。

  此外,樊崇义提出,目前,我国对技术侦查、秘密侦查的概念、内涵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凭借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契机,可以尝试把技术侦查的名称和各种手段的使用方法、品种、概念,以及各种技术手段的适用范围加以明确化。

  而宋英辉则指出,此次刑事诉讼法还应该规定违法使用技术侦查或者侵犯人权的法律后果;违法使用技术侦查而获取的材料应当被依法排除;赋予被采取技术侦查的对象及其近亲属进行救济的权利;注意技术侦查与保护公民隐私之间的关系;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执行技术侦查的活动实施法律监督等。

  -草案看点

  明确主体、适用范围

  第一百四十七条 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追捕被通缉或者被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技术侦查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

  严格批准程序、使用期限

  第一百四十八条 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内有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

  严格技术侦查执行

  第一百四十九条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对象和期限执行。侦查人员对于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对于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与案件无关的信息和事实材料,应当及时销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对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公安机关依法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并对有关情况予以保密。

  规范秘密侦查

  第一百五十条 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特定人员实施秘密侦查。实施秘密侦查,不得诱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

  明确证据使用

  保障人身安全

  第一百五十一条 依照本节规定采取侦查措施所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对于通过实施秘密侦查收集的证据,如果使用该证据可能危及特定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采取不暴露特定人员真实身份等保护措施,必要时可以由审判人员在庭外对证据进行核实。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