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为全市机关干部开“药方”,治其“庸、懒、散、软”顽疾
找“标杆”,治“病疾”,1168人被问责,34人被免职
阅读提示
9人被撤职,34人被免职,1168人被问责。今年以来,洛阳为全市机关干部开出“药方”,治疗其“庸、懒、散、软”顽疾。目前,洛阳刮起的这场集中“治病风暴”,正在该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发酵,并在洛阳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那么,洛阳市为何要掀起这场“风暴”?这场“风暴”能否有效治疗干部作风的“顽疾”?该如何防止这场“风暴”一吹即过?10月9日、10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寻病根
市委书记暗访,诊出干部“顽疾”
工作很“滑”:遇事推诿扯皮,怕担责任。
上班很“忙”:文里来会里去,玩弄权力。
对群众很“事儿”:门难进脸难看,态度生硬。
…………
去年底,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经过连续数月的暗访之后,总结了洛阳市干部工作中由来已久的种种陋习。毛万春认为,这些陋习是“环境创优的大敌、作风建设的大敌”,将其统统归纳为“庸、懒、散、软”四大顽疾,并要求洛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对症下药,治愈顽疾”。
很快,洛阳市有关部门便开出“药方”——《洛阳市“环境创优年”活动政务环境创优工作方案》。
为此,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洛阳市就召开了10万人参加的“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一场旨在转变干部作风、优化行政效能的“治病风暴”随之刮起……
“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软立规矩。”毛万春认为,领导干部“作风硬,洛阳兴”。
找“标杆”
95个单位全国找“标杆”,对比寻“病疾”
在疾风暴雨式的“治病风暴”下,洛阳市很多官员都如履薄冰,生怕自己成为被“下方”问责的对象。
此次洛阳“环境创优年”活动的对象是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不过主要对象是95个市直单位。为达到“治病”目的,活动没有一上来就“问责”,而是先让单位在全国范围内找“标杆”,然后对比、“体检”,查出自身“病疾”,确定“治疗期限”,并“晾晒”在媒体上,供市民“审阅”。
寻找“标杆”时,洛阳市委宣传部很快把目光聚焦在全国地市级宣传部门的佼佼者——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身上。经过对比,洛阳市委宣传部发现,“标杆”身上到处是值得学习的地方。结合实际、仔细研讨之后,洛阳市委宣传部决定实行“首问负责制”、“新闻发言人制度”等九大服务承诺,全力赶超“标杆”。
第一阶段三个月,洛阳市95个市直单位在全国寻找了295个“标杆”供自己学习、赶超;第二阶段还是三个月,各单位通过对比“标杆”、相互交流、邀请服务对象指点等多种方式,找出了1207个“病疾”,并确定“治疗期限”后,一一在媒体上进行公布。
洛阳市烟草专卖局将温州、长沙等4市的烟草专卖局定为“标杆”,对比学习后,发现自身存在着“有的同志集中学习时,乐于‘签签名’、‘照照脸’、走过场,流于形式”等5大“病疾”,并分别确定了“治疗期限”后,在媒体上予以公布,邀请市民监督。
帮“治病”
自疗效果差,暗访组帮忙“动手术”
前两个阶段,有些单位在对比“标杆”时,发现的都是一些表面的小“病疾”,隐藏的“大病”往往“不知道或者知道也不公开说”,“环境创优年”活动进入第三个阶段——集中整改阶段后,就迫切需要眼光犀利的“旁观者”,帮助他们“动手术,治病根”。
谁来当这个“旁观者”呢?答案是洛阳市纪委、监察局牵头、领导下的17个暗访组。
其实洛阳市的暗访工作始于2008年年底,原来有10个暗访组。“环境创优年”活动开始之后,暗访工作也随之加力,暗访组也迅速增加到了17个。这些暗访组不定期频繁深入政府部门、企业、社区、乡镇等,围绕洛阳市的中心工作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暗访监督。
“暗访组发现的问题,不但要在媒体上曝光,从严问责,而且还要把问责情况在媒体上予以公布。”洛阳市政务环境创优办公室工作人员说。
为拓宽暗访监督渠道,洛阳还建立了有奖举报制度:凡群众举报的情况,一经查证属实且予以责任追究的,即给予举报人200元-1000元不等的奖励;凡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并属实的,也给予记者奖励。
统计显示,今年1至9月份,洛阳有关部门共受理举报案件84件,追究50人,对18人奖励,共8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