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疗效”
问责千余人
59名县处级干部也被“疗疾”
今年3月30日,洛阳市东方教育中心主任张家森、党委书记李姗红,带领涧西区东方一小、二小、三小、四小校长及中心副主任等一行15人,到周山公园进行联谊活动。而后,集体到涧西区丽新路一茶社喝茶休息,其中部分人员打扑克,被市暗访组当场发现后作出处罚:分别给予张家森、李珊红效能告诫一次,并停职检查三个月;对参加活动的其余13人进行诫勉谈话。
暗访组不光对基层干部整肃作风严格要求,而且对县处级干部也绝不纵容。
今年8月份,洛阳市纪委、监察局调查组发现了老城区邙山镇史家沟村、冢头村,洛龙区龙门镇裴村,龙门管委会龙门街道办事处郜庄村存在私搭乱建问题,随即对相关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通报批评,其中11名正副县(处)级干部,6名正副科级干部,分别给予“诫勉谈话”、“效能告诫”等处理。
根据洛阳市纪委统计,截至10月1日,洛阳共问责查处各类问题1203个,下发通报92个,对1168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其中党政纪处分253人(撤职9人)、免职34人、效能告诫374人,问责涉及县处级干部59名,特别是7月1日集中整改以来,查处问题357个,对235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其中县处级干部28名。
谈意义
专家称如此做法“很有价值”
得知洛阳的这一做法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连称“很有价值!”
“我很赞同!”王永苏说,洛阳实行政务问责的做法,很能体现省委书记卢展工对各级各行业领导干部要求的“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工作都要负起责任,如果都像这样负责了,工作就不愁不好干。王永苏认为,“不负责”是很多干部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关键就怕不负责,不负责就要问责。”
王永苏称,不仅仅在于领导干部,根本是建立一套“干部不得不负责的机制”,这就是一种民主法制建设和监督机制建设。
此外,对于问责中发挥媒体监督和暗访工作的作用,王永苏也很认可。“新闻监督并不是一件坏事,是好事,其根本在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而充分地运用暗访的形式检查开展工作,能很好地发挥监督作用,推进工作。“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的领导需要多搞点暗访,少搞点明访,这样更能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推进工作。”
治顽疾显疗效,许多单位开始注重服务创新
问责目的在于教育、挽救,以制度化建立长效问责机制
重实效
“被问责”也能变为“好榜样”
找病疾、开药方、治顽疾,究竟“疗效”如何?干部作风中的顽疾是否解除?这是市民最为关心的话题。
嵩县田湖镇党委书记张松斌因镇机关存在工作纪律涣散问题被效能告诫后,张松斌认真查找原因,于今年2月21日,在全县率先召开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全面落实环境创优年的各项活动。不仅如此,还制定了《田湖镇效能告诫暂行规定》,施行首问负责制、预留值班电话等制度,制作了14个值班牌,公布电话号码,执行村干部挂牌值班制,做到随时随地为群众服务。此外,他还在中心工作上下大工夫:投资3亿元的嵩县三达高科技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只用1天就完成了需要3天时间的地面附属物清查工作,创造了“田湖速度”,得到投资人的高度评价。
9月30日,在洛阳市政务环境创优工作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刘应安要求把“回头看”,作为第四阶段政务环境创优工作主要措施。洛阳市有关部门每季度都要对被问责的干部,尤其是问责比较重的干部和部门,进行回访。发现表现好的,会提前解除处理,甚至还会作为正面典型推荐给大家学习。
机关工作满意度测评情况显示:9月份随机抽取的27个执法部门评议满意度为98.56%,比1月份提升2.07个百分点;47个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的评议满意度为99.00%,比1月份提升9.7个百分点;57个政府部门的评议满意度为98.91%,比1月份提升4.98个百分点;综合满意度为98.90%,比1月份提升4.67个百分点。
促转变
没“病”重预防,积极创新搞服务
在优化政务环境的大背景下,许多被“治病”的单位和个人知耻后勇,努力改进,一些没“病”的单位也纷纷转变作风,以“服务员”的心态,来到“一线”,摸索出了许多积极的举措预防“疾病”。
原来个体商户和企业年检、验照等要亲自到市工商局办理,不少企业老板和个体商户因奔波而抱怨。为更好体现服务,洛阳市工商局在全省工商系统率先推出车载移动执法服务平台系统,所有办公室里能办的业务均可在移动平台内完成,企业、个体工商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上门年检、验照等诸多服务,实现了“零距离服务”和“现代工商”的理念。
今年7月底,西工区一家食品经营部的老板陈女士就是在自家店门前办理了营业执照变更登记手续。
除此之外,洛阳市公安局开展的“警民恳谈”活动、洛阳市地税局整改纳税服务问题,推行四项减负政策等,都受到了老百姓和企业的好评。
有担心
效果虽好,市民、专家担心“一吹即过”
洛阳此次“环境创优年”活动,问责人数之多,力度之大,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对干部作风的转变起到了极好的效果,洛阳市的政务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记者采访时,许多市民对于这场“治病风暴”有着自己的担心:风暴的力度虽大,但会不会一吹即过?
对此,洛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周占生在接受采访时,谈了自己的看法。周教授说,问责风暴如果只是“一阵风”,这阵风过后,官员就会再存侥幸心理。要想达到长期效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这种机制必须通过制度和一定的惩罚措施来保证,这种制度和惩罚措施必须符合当地的情况,具有可行性。此外,制度的执行机关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只有这样,在执行过程中才能保证不受干扰,保证制度的长期实施。
周教授表示,制度和惩罚措施的建立,目的不是惩罚,而是用制度约束官员的行为,使官员“不敢越雷池半步”,犯错成本增大,从根本上说,这是对官员的保护。
作表态
“治病”是为了救人,健全制度保长效
对于市民的担心,洛阳有关部门已开始行动。9月30日,在洛阳市政务环境创优工作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洛阳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刘应安就提出了建立长效机制的要求。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王永苏认为,建立长效机制,关键在于“制度化”,建立一套制度体系。具体说来,刘应安认为应该做好四点:一是针对问题建章立制;二是总结经验建章立制;三是突出重点建章立制;四是认真抓好制度落实。
为建立长效机制,洛阳市制定印发实效性考评工作通知及效能告诫暂行规定等,让很多工作的开展有了文件依据。此外,今年,洛阳市纪委、市监察局还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暗访问责长效机制的意见》,用制度保障活动的延续性。对此,刘应安说:“不追求风暴式的问责,而是要形成一种长效的问责机制,问责不是目的,是为了教育人、挽救人,促进工作落实。”( 记者任双玲 者房琳见习记者曹杰牛洁文首席记者张鸿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