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小老板赌博输钱后劫杀女邻居后藏尸被抓获(图)(2)

2011年10月20日 03:49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行凶动机

  小老板因赌博欠钱抢劫杀人

  12:43左右,K376次、K290次列车先后进站,便衣民警分组登上了这两趟车。当天下午两点多,在K376次列车上,当便衣民警跟随乘警从1号车厢一直检查到16号车厢6号上铺时,一高颧骨尖下巴的男子看见警察在检查身份证,脸上闪过一丝惊慌,这一细节被警察看在了眼里。男子掏出一张身份证,证件上显示的是“陈超”的名字,且出生日期是1986年,这显然和该男子的身份不相符。“你到底叫什么名字?”男子又掏出一张身份证,经过辨认,他正是警方一直要找的李某。民警冲上前,一把将其按倒在地。此时,列车已开行至安徽蚌埠。

  至此,案发几天后,南京警方在列车卧铺上将抢劫杀人藏尸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成功抓获。经查,犯罪嫌疑人李某,28岁,开了一家制作广告牌的小门店。他交代说,因为沉迷于赌博输了几万块钱,于是产生了躲藏在楼梯间实施抢劫的念头。当晚,李某怕被人看见,还站在垃圾桶上把电梯间的声控灯灯泡拧松了,之后就躲在楼梯间后面,等到进门的小徐,从背后夹住小徐的脖子。小徐立即挣扎反抗,嫌疑人李某随后从口袋里掏出匕首连捅了小徐数刀,后又将其拖至楼梯间扔进窨井内。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对抢劫杀人藏尸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相关情况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宁公宣 罗双江

  记者再探案发小区 入住几年了,邻居都不认识他

  昨天下午3点30分,在案发的南京浦口金城丽景小区里,一幕引发了不少居民围观:三辆警车开赴现场,案发的小区1栋门前也被戒严了,随后,一名戴着脚镣手铐头部罩着黑套的男子被警方带下警车,进入小区一单元楼宇中。

  “这是犯罪嫌疑人来指认现场的,看来案子破了,凶手被抓住了,真是快啊。”该小区居民议论纷纷。下午4点多,记者再次探访案发的该小区时,不少居民在伤感之余,用略带舒缓的语气向记者叙述着这一幕。

  记者进入小区时,在北大门入口,电动伸缩门被锁住,需要刷卡才能自动打开并进入。不过,记者仍然随着前面的居民一同进入小区里。面对居民们的抱怨,一名保安称,这几天有物管的领导值班,得问清楚才能准入。

  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这几天小区里物管明显加强了戒备,气氛都紧张了一些。“每次刷卡后,门一打开,再关上时,中间总有一个延迟时间,这就给没有卡的人随着进来的机会了,这个没法控制。”一位居民指着出入口说,有时一家人好几口子进进出出,一人刷卡,全家进出,不注意还容易被自动门卡住。出于人性化的考虑,物管也不能像警察一样,个个盘问,个个都刷卡。

  而在进入小区事发的1栋单元门前,因为大门紧闭,需要刷卡才能进入。记者按错了门牌号,立即转到物管,记者假冒其中一户的身份,值班人员问起户主姓名,得到错误的答复后,物管拒绝开门。而当记者表明身份后,物管要求到办公室登记,随后又以记者影响了当事人的生活为由,召集保安,要将记者带到小区外面。

  “小区的保安力量确实加强了,巡逻也勤多了,比以前有明显的改变。”多位小区居民告诉记者。

  邻居:入住好几年了,不认识这个凶手

  在小区时,仍有不少居民在议论,对于凶手被抓在庆幸的同时,也为其竟然在同一栋楼宇里而惊诧不已。

  按照警方审讯的结果,犯罪嫌疑人就与受害者住在同一个单元的四楼。记者在熟人的帮助下,顺利进入到案发单元楼的四楼。然而,记者再三敲击犯罪嫌疑人的家门,均无人应答。

  这是一侧3户的布局,犯罪嫌疑人的家紧靠里面。而紧邻的一户邻居,记者按响门铃,室里有男声在问明记者身份后,打开了门,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家有两名男丁,其中年轻的男子告诉记者,他们并不知道邻居男子是前几天凶案的疑犯,而他们一家在这里住了有两三年的时间,从来没有见过那名嫌犯。“我们是正常的作息,上班下班,这么长的时间内真的没有见过这家的男主人是什么样子。”男青年说。

  而对门的邻居,记者敲门后,传出一对老人的声音,即使记者表明身份,对方也不愿意打开门。隔着门,老人告诉记者,他们也不认识对面被认为是凶手的邻居。而住在6楼的一位女士随着记者来到四楼,她称,虽然隔得算近的,但还真不知道这人是凶手,也好像从来没有见过。

  “听说这人是做生意的,作息规律可能跟上班族是不一样的,起早贪黑的,难怪这么多邻居都不认识他呢,也完全有可能啊。”一位居民说。

  亲属:刚接到警方通知,仍沉浸在悲痛中

  在遇害女业主家所在的16楼走道里,一字排开亲戚朋友送的悼念受害者的花篮,上面句句悼词,让人颇为伤感。

  在居中的一套间门前,受害者徐某的舅舅走了出来,得知是扬子晚报的记者,他称本报前面的报道很准确,刚刚接到警方的电话,告诉他案子破了。但至于凶手行凶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接下来该如何处理,他们还不知道,也还在等警方的通知。

  这位老人告诉记者,对于孩子的突然遇害,所有的亲友仍然沉浸在痛苦当中,包括她的朋友、同事都为之惋惜。“凶手必然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我们也相信法律会还孩子一个公道。”受害者的舅舅告诉记者,他们也不愿再过多地接受媒体的采访,只是等待公正的判决。

  本报记者 罗双江 吴胜 梅建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