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民诉法修正草案未设立案登记制度 起诉门槛过高(2)

2011年11月09日 09:18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裁定书为上诉提供证据

  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规定,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必须受理。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对比原有条文可以发现,变化主要体现在两处:一是删除了原“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等字样;二是关于不予受理的裁定,原有规定为直接作出裁定,而修正案草案明确必须作出“裁定书”。

  关于这一修改,媒体普遍解读为“法院不受理案件也要给个明确说法”。

  与之相对应的现实是,一些基层法院存在的“抽屉案”现象。孟丽娜解释说,法院接到诉状后,并不给当事人书面证明,而是仅口头告知当事人,不收取立案材料,也不出具书面裁定书。这种“既不是立案,也不是不立案”的现状,让当事人哭笑不得。

  尽管1991年制定的民诉法就已经明确规定,不服法院不立案裁定的可以上诉。但现实中,如果起诉人向上级法院上诉,上级法院往往反过来要求起诉人提供下级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书”。

  这样的要求无疑使当事人陷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式的难题,使得民诉法对不立案上诉权的设置落空。

  “明确法院应当出具裁定书,而不是简单口头告知,就能为当事人上诉提供确实的书面证据。”胡凤丽说。

  适当分流案件较为可行

  对于草案删除了“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等字样的变化,傅郁林认为,立法机关似乎也在淡化立案环节的实质审查色彩。“但在起诉条件并未修改的情况下,实质审查就是必然的。”傅郁林说。

  对于学界强烈呼吁的“立案登记”制度,修正案草案没有体现。所谓的立案登记,就是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只要提交了符合要求的起诉状,法院无需进行审查就应立案登记,不得拒收当事人的起诉状。

  傅郁林说,立案登记可以真正实现立审分离,将立案程序仅仅作为形式审查的立案登记程序,将程序和实质问题的审判权完整地交给同一法官,“要比由两庭分享程序事项裁判权与实体事项裁判权所形成的制约机制更为有效、成本更低,更有利于保障公正和正当性”。

  然而,摆在法院面前的一个严峻现实是,近年来,民事案件数量居高不下。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法院新收一审民商事案件持续增长,2010年达到609万件之多。与此对照,审判力量却没有相应增长,“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在很多基层法院,法官加班加点已经成为常态。

  “立案环节应当对诉至法院的各种纠纷起到过滤作用。”胡凤丽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对案件进行适当的分流是比较可行的做法。

  而在这方面,修正案草案确实花了“重笔墨”,大大地完善了开庭前的准备程序。针对不同情形,规定了督促程序、调解、速裁等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说,这是立法机关为化解立案难的曲折努力。本报记者卢杰本报实习生郭文青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