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浙江2000多年前商周古墓群被盗墓贼挖毁14座

2011年11月11日 07:47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八千年前,在萧山这片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跨湖桥文明,如今那条标志性的独木舟还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

  就在跨湖桥文明的发祥地,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盗墓案。一伙盗墓贼断断续续花了近半年时间,在萧山湘湖边一座人迹罕至的高山上,挖开了由14座古墓组成的墓葬群,盗走里面部分随葬的陶瓷器。警方破案后已经追回了其中的47件,其中有6件被专家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文物专家说,这批文物反映了两千年前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制陶工艺、丧葬习俗和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专家的心痛,民警的细致,还有盗墓贼的疯狂,透过三张面孔,本报记者为你还原这起盗墓大案的前前后后。

  盗墓贼潘力——湘湖边,好几个小土坡都被挖塌了

  潘力(化名),56岁,江苏溧阳人,在看守所里,他讲话滔滔不绝。“我跟着那个姓叶的(盗墓团伙老大,目前在逃)来的,去年他拿走了我朋友一块叫价7万元的‘罗汉送子’新玉,我是中间人嘛,问他要钱,他总是拖。”潘力熬不住了,就跑到余姚,当面向叶老大逼讨。

  叶老大倒是蛮客气,给吃给喝,但就是不给钱。其实,他心里知道潘力的底细:这个人以前在安徽盗墓被抓过的。那是2007年,潘力在安徽和同伙盗掘出了铜镜和花瓶,被抓后判刑两年。

  那块玉的钱,叶老大始终没拿出,反而把潘力拉到了余姚好几座山上“寻宝”。可惜他们见到的墓穴都有盗洞,挖不到什么东西。

  “他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说是萧山有东西,就把我带过来了,跟着来的还有几个干活的人,叶老大对他们说是来挖土方。”潘力说,他只是隐约知道,叶老大有一个会看风水的朋友,那位朋友说萧山有个地方群山环抱,中间还有湖,很可能是什么“龙脉”所在。而且,跨湖桥就在附近,可见先民们在此生活久矣,墓葬里有宝贝的可能性很大。

  这个湖就是湘湖。

  这群人来到萧山,当然不是来挖什么土方的。叶老大带着他们直奔后来那座发生盗墓案的偏僻高山,上到山顶,指着几个不起眼的小山包下了命令:挖!

  从去年10月某天开始,他们基本是挖一天休几天。“中间有一个人说这不是挖土方,心里怕,走掉了。”潘力则心中有数,一直没走。

  每当他们挖到木炭之类的东西,叶老大就喊停,说是下面有东西了。

  果然,一件件陶瓷器出现在他们眼前。“我们用报纸一件件包好,然后拿到山下去,有罐子,也有碗,大大小小的都有。”至于为什么一挖一个准,潘力也说不是上来。“叶老大叫我们挖哪就挖哪,别的,他从来也不和我们说的。”

  “我们开始以为陶瓷碎片不要的,但叶老大也要,说是粘起来还是会有人收。”潘力他们把山顶的14座一字排开的古墓都挖开了,整整挖出了28个硕大的盗坑,竟然有好几个小土坡都被挖塌了。

  今年3月24日下午,护林队员们巡山经过时,惊讶地发现山顶上居然有人盗墓。

  潘力等人四散而逃。

  探长叶海庆——崎岖山路来回走了20多遍,终于找到赃物

  护林队员们马上报了警。萧山刑侦大队临浦中队叶海庆探长是第一批赶到现场的民警之一。“我们知道一般的盗墓贼都是流窜作案的。他们往哪里逃了,是我们首先要搞清的问题。”叶探长说。

  叶探长随后得知,盗墓贼逃跑的时候很匆忙,落下了一件深色的长袖衣服。一查,口袋里面有几张百元大钞,还有一只手机。顺着这条线索,民警大致搞清了这个团伙是以余姚人为主的,共有十多个人。在余姚警方的配合下,叶探长他们陆续找到了12名犯罪嫌疑人。“他们分工明确,老大负责出钱和销赃,下面的人有的负责找墓,有的负责盗掘。”

  其中一名嫌疑人说到,当时逃的时候慌不择路,选了一条从没人走过的路下山,还把一些文物藏在了杂草中。但具体在哪里,实在记不清了。

  民警们带着嫌疑人,甚至动用了警犬,在崎岖的山路上来回走了20多遍,终于在一棵大树下找到了两个大蓝色塑料袋,其中一包是陶瓷碎片,另一包则基本是完整器,共有13件。此外,民警还找到了两把用于盗墓的短柄铁锹。

  有了警犬的帮助,民警还在大树附近发现了两个大陶罐,上面有动物形状的雕刻,还有方块形状的规则花纹。

  加大了追赃力度之后,总共有47件文物被追回,如今都已被安放在了萧山博物馆。

  这是萧山警方在查办案件中追回文物最多的一次。

  文物专家施加农——这批陶器、瓷器,距今已有2000多年

  看着触目惊心的盗墓现场,古陶瓷鉴赏修复专家、萧山博物馆馆长施加农一阵阵心痛。“盗墓者一般是在古墓上打盗洞,而这伙人打的已经不是盗洞,而是盗坑了。”他强调说。

  文物保护专家们随后对墓葬群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截至今年7月已经出土了400余件文物。

  长长的、巨石砌成的墓道,起码说明墓主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因为找不到文献记载,陶瓷器上也没有文字,所以墓主人到底是谁尚无可考证。

  不过,昨天面对着被追回的完整器,施加农又略感安慰。“这批陶瓷器,从商代晚期到战国早期都有。”施馆长说,这些陶瓷器分成餐饮具(主要是瓷器)和贮存器(主要是陶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为做工稍显粗糙,所以被称为“原始瓷”。

  “但是,这一件相对特殊一点。”施馆长拿起一个原始瓷盘:这件东西器形完整,施釉均匀,最关键的上面还有一个“S”形的装饰。施馆长判断,这是越文化图腾蛇的形象。

  同样,两个大陶罐上有印纹,上下的印纹还是不一样的,可见制作之精美,可以称作“印陶”,这也是越文化的象征。

  还有一件东西让施馆长兴奋,这是一个小碗,但是底下有一个洞。“这件东西名字叫‘甑’,它是一件明器(陪葬品),意思是神明之器,它是先民们相信灵魂不死的物证。”施馆长进一步解释:先民们在现实中用的甑比这个要大,下面这个洞是和加热设备连在一起的,通俗地说,甑就好比是现在的蒸笼。而盗墓挖出来的这个小甑,应该是同比例缩小的殉葬品。

  “以前我们也挖到过类似的器物,比如2000年,在萧山长山,我们抢救性发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15个古墓,出土了193件文物。”施馆长说,这些发现都告诉我们,从商代到战国时期,地处长江下游的萧山,已经是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文化比较繁荣。

  至于为什么发掘出来的多是陶瓷器,施馆长解释,越王勾践曾经下令把百姓手中的金属器都收集上来,用于冶炼兵器,史学家认为,正是这样的举动,大大促进了当时民用陶瓷器的发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