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部分单位滥用劳务派遣 用派遣工成企业潜规则

2011年11月12日 19:19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报告近日出炉。报告显示,劳务派遣在部分单位被滥用,派遣工合法权益被损害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劳务派遣劳动者面临哪些困境,到底该如何规范?

  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的差距

  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等,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所派遣的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上述两者之间,但劳动力实际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动者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

  虽然《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只有在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岗位,才能使用劳务派遣工”。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用人单位长期使用劳务派遣工,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岗位也并不是什么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

  在北京某国企工作的刘女士就是一名劳务派遣工,她提到自己的收入与周围的“正式工”存在很大差距。

  刘女士:我部门里有一些正式的员工,跟我的差距是非常非常大的,可能每个月的工资就是1000多的差距,多的时候有将近几千块钱的差距。工作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个月报酬是不同的。

  像我们等于不是正式的,跟劳务公司签的合同,可能每年年终奖也就100块钱,就是意思一下,但是人家正式的员工就比较多了。

  不仅是收入,刘女士说,其实社保待遇也不同。

  刘女士:比如住房公积金,可能每个月只给我们200块钱,但是正式员工就不一样,他们可能几百块钱甚至1000多块钱。你想像他们那样,就看看能不能熬到某一天,跟正式员工一样吧。

  劳务派遣工成企业“潜规则”

  据保守估计,全国劳务派遣工大约为2700万人。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在一些垄断国企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邮政和电信企业共使用劳务派遣工93.02万人。使用劳务派遣工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潜规则”。

  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报告显示,劳务派遣在部分单位被滥用,派遣工合法权益被损害问题比较突出。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介绍,近三年来,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务派遣人员明显增多。

  华建敏:用工单位有不少都超出了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岗位范围,在主营业务岗位长期使用劳务派遣人员。劳务派遣人员同工不同酬,不予参加社会保险或少交社会保险,参加工会和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缺乏归属感和责任心,并希望改变现状。

  华建敏提到,下一步,我国将严格依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

  华建敏: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实行用工岗位和用工情况备案制度,法定义务履行情况的定期报告制度,切实保障劳务派遣人员同工同酬,社保待遇,参加工会,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等权利。(记者车丽 马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